道观中和潘丞观青溪图联句
唐 · 皎然
画得青溪样,宜于紫府观。
日明烟霭薄,风落水容宽。
画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攒。
疏川因稼穑,出使问艰难。
日明烟霭薄,风落水容宽。
画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攒。
疏川因稼穑,出使问艰难。
拼音版原文
--
--
--
--
注释
画:描绘。青溪样:像青溪一样。
宜:适合。
紫府观:仙境。
日明:阳光明亮。
烟霭薄:烟雾稀薄。
风落:风吹过。
水容宽:水面宽阔。
画野:山水画卷。
高低接:高低起伏。
商工:市井商人。
井邑:村落。
攒:密集。
疏川:稀疏的河流。
因:因为。
稼穑:农耕。
出使:使者出行。
问:询问。
艰难:世间艰辛。
翻译
描绘出青溪般的景象,最适合在仙境中欣赏。阳光明媚,烟雾稀薄,水面宽阔,风儿吹过。
山水画卷延伸起伏,市井村落密集相连。
河流稀疏,源于农耕劳作,使者出行,询问世间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赞美。"画得青溪样"表明这是一副描绘青溪风光的画作,而这种风光宜于在紫府观中欣赏,暗示着画中的意境不仅美丽,更是超凡脱俗的。
"日明烟霭薄,风落水容宽"进一步渲染了画中的景色。阳光明媚,云雾轻薄,风轻水阔,给人一种恬静与舒畅之感。这两句通过对光线、气氛和水面的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自然环境。
"画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攒"则是对画中景物的具体描述。画中的野地高低相连,村庄与田野交错,显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乡土生活场景,这种描绘方式增强了画面上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疏川因稼穑,出使问艰难"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意。疏浚溪流因农业而变得丰饶,官吏到此地询问农事的艰辛。这既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也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同时,诗中的意境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在唐代文人的笔下,这样的诗句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