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寓兴(其四)赏析

寓兴(其四)

元末明初 · 朱希晦
风尘犹澒洞,江海转深沉。
不作乘桴兴,徒怀击楫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风尘犹澒洞”以“风尘”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澒洞”则进一步强调这种动荡的广阔与深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混乱所笼罩。次句“江海转深沉”,以“江海”比喻人生的广阔与深邃,而“深沉”二字则暗示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情感与命运显得格外沉重与难以把握。

接下来的两句“不作乘桴兴,徒怀击楫心”,运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的内心状态。“乘桴”出自《论语》,意指孔子带领弟子乘木筏渡河,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击楫”则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北伐时曾立誓“中流击楫”,表示立志收复失地的决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既没有孔子那样的勇气去面对动荡,也没有祖逖那样的决心去改变现状,只能徒然怀揣着理想与抱负,却无法付诸行动,内心充满了无奈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揭示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力感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抱负的深深渴望。

词语解释

不作的意思:(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

乘桴的意思:乘坐竹木小筏。《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羈旅 辽东 三十餘年。”后用以指避世。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乘桴岂是先生志,衔石应怜后死心。”...

风尘的意思:◎ 风尘 fēngchén(1) [travel fatigue]∶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风尘仆仆(2) [hardships or uncertainties in an unstable society]∶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风尘知己(3) [whore]∶旧指娼妓生涯沦落风尘...

击楫的意思:亦作“ 击檝 ”。指 晋 祖逖 统兵北伐,渡 江 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 清 顾炎武 《京口即事》诗之一:“ 祖生 多意气,击楫飞中流。” 清 徐釚 《晚发京口》诗:“已从击楫悲荒垒,更想沉舟听鼓鼙。”参见“ 击楫中流 ”。...

江海的意思:(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

深沉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阴暗沉静;形容程度深。暮色深沉。(作谓语) (2) (形)(声音)低沉。铁镐刨土;发出深沉的声响。(作定语) (3) (形)思想感情不外露。深沉的微笑。(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深+沉 [反义]外露[同音]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