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晠
宋 · 王柏
襟佩青青白面郎,未成佔毕已飞扬。
深嫌实学规模拙,只把时文日夜忙。
志气峥嵘谋富贵,身心荒落败纲常。
他年穷达皆无据,却笑儒冠误可伤。
深嫌实学规模拙,只把时文日夜忙。
志气峥嵘谋富贵,身心荒落败纲常。
他年穷达皆无据,却笑儒冠误可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襟佩:古代读书人常佩戴的饰品,表示身份或学问。佔毕: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学业或考试。
实学:实际学问,与应试文章相对。
时文:当时的流行文体,多指科举考试的文章。
峥嵘:形容志向高远,气势非凡。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读书人。
翻译
身着青绿佩饰的年轻书生,还未完成学业就已心浮气躁。他深深厌恶实际学问的笨拙框架,整日忙于应试文章。
他的志向高远,一心追求荣华富贵,身心却无所寄托,破坏了伦理纲常。
未来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没有定数,回头看来,会觉得读书人的头衔也令人惋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才子,外表光鲜,但学业未成就早早地投身仕途。诗人通过对比实际与理想,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世事的看法。
“襟佩青青白面郎”一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年轻才子的形象,“襟佩”指的是衣带或佩饰,而“白面郎”则是对青年人的美好称呼,显示了诗人对这个人物外表的赞赏。
接下来的“未成佔毕已飞扬”表达了对这个年轻人过早涉足仕途而未能完成学业的一种讽刺和无奈。这里的“佔毕”,意指学习之事尚未完成,而“飞扬”则意味着急于求成,不惜放弃深造。
诗中“深嫌实学规模拙,只把时文日夜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社会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真才实学的不满。诗人认为年轻才子虽然在应付时文(即科举考试)上花费很多时间,但却忽略了深厚学问和个人修养的培养。
“志气峥嵘谋富贵,身心荒落败纲常”这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诗人指出人们都在追求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而忽视了精神内涵的培养和修复,使得个人的内心世界变得荒废,传统道德纲常也随之败坏。
最后,“他年穷达皆无据,卻笑儒冠误可伤”则是诗人对那些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士子表示理解和同情。他们虽然努力,但终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而“儒冠”一词指的是读书人的装扮,诗人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带有误导性的伤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术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科举制度下的才子们命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