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隆安道中
老境飘零情更恶,又从马上得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隆安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首句“山冈重复三竿日”,以“重复”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山峦连绵不绝的景象,而“三竿日”则巧妙地将时间引入画面,暗示着太阳已经升起,一天的开始。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为整首诗奠定了时间流转的基调。
次句“溪路萦回一席天”,进一步将视线转向蜿蜒曲折的溪流和道路,用“萦回”形容其迂回曲折的特点,与前句的山峦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而“一席天”则形象地描绘了道路两旁开阔的天空,仿佛天空被分割成一块块,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道路的延伸感。
后两句“老境飘零情更恶,又从马上得新年”,情感转折明显,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岁渐长、生活漂泊的无奈与哀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年到来,本应是欢庆之时,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增添了更多的忧郁与感慨。这里的“又从马上得新年”,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也暗含了诗人可能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词语解释
从马的意思:谓将马随行。《史记·匈奴列传》:“乃粟马,发十万骑,负私从马凡十四万匹,粮重不与焉。”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负私从马’文不成义,当依《汉书》作‘私负从马’,写者误倒耳。负从马者,负衣装以从之马也,非公家所发,故曰私负从马( 颜师古 曰:‘私负衣装者,及私将马从者。’分私负与从马为二事,亦非)。”...
复三的意思:(1).古丧礼。将始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以招魂。语本《仪礼·士丧礼》:“復者一人……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復’,三,降衣于前。” 郑玄 注:“凡復,男子称名,妇人称字。” 贾公彦 疏:“復声必三者,礼成於三,北面而招,求诸幽之义也。”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你那孩儿定无活人也,你快回家打点復三去。”(2).谓死人埋葬三天,家人招魂祭奠。《醒世姻缘传》第六一回:“出丧第三日, 狄希陈 也同了 薛如卞 他们早往坟上‘復三’,烧了纸回家。”...
老境的意思:◎ 老境 lǎojìng(1) [old age;vale of years]∶老年时代(2) [life and circumstances in old age]∶老年时的境况...
马上的意思:[释义](1) (副)立刻(表事情在很短时间内即将发生)。 (2) (副)有“这会儿”的意思;指最近的将来。 [构成]偏正式:马(上 [例句]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作状语)[同音]码上...
飘零的意思:[释义](1) (动)(花叶等)凋谢坠落。深秋时节;树叶飘零。(作谓语) (2) (动)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构成]并列式:飘+零...
三竿的意思:“ 三竿日 ”的省称。 元 吴莱 《观日赋》:“光已通於一跃兮,影奚候於三竿。”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 三竿日 ”。...
山冈的意思:◎ 山冈 shāngāng(1) [low hill] 较矮的山团指挥所设在一座山冈的背坡(2) 亦称“山岗子”...
溪路的意思:溪谷边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一:“欲访 桃源 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谿路:山间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诗:“寥寥远天静,谿路何空濛。”...
新年的意思:◎ 新年 xīnnián[New Year]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后的几天。旧按农历,今亦按公历...
一席的意思:(1).一张坐卧之席。《仪礼·乡饮酒礼》:“公升如宾,礼辞一席,使一人去之。” 郑玄 注:“辞一席,谦自同於大夫。” 贾公彦 疏:“辞一席,谦自同於大夫者,大夫再重,公三重,故辞去一席,同於大夫再重。”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夜息 南山 ,同卧一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子固类元章》:“东西薄游必挟所有以自随。一舟横陈,仅留一席为偃息之地。”(2).一桌饭菜或酒席。《宋史·孝义传·陈兢》:“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 许地山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掌灯的时候到了, 费总理 底...
萦回的意思:◎ 萦回 yínghuí[hover;linger] 回旋环绕山上石径曲折萦回...
重复的意思:◎ 重复 chóngfù(1) [repeat]∶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沈括《梦溪笔谈》重复朗读(2) [duplicate]∶再一次或反复说或做报纸天天重复老消息...
三竿日的意思: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 宋 欧阳修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这矮窗睡彻三竿日,端的是傲杀人间万户侯,自在优游。” 清 程先贞 《春朝即事》诗:“舒膝三竿日,掀髯一镜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