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阳王明府
宋 · 赵湘
经炎虽得信,旦夕梦兼思。
多暇知无事,新秋合有诗。
树凉看雨过,吏散见蝉移。
谁共清宵坐,西轩月满池。
多暇知无事,新秋合有诗。
树凉看雨过,吏散见蝉移。
谁共清宵坐,西轩月满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经炎:经历炎热。得信:收到信。
旦夕:早晚,夜晚。
梦兼思:梦境中也思念。
暇:空闲。
无事:无忧无虑。
新秋:初秋。
合有诗:应该有诗作。
树凉:树荫下的凉意。
雨过:雨后。
吏散:官吏散去。
蝉移:蝉鸣声移动。
清宵:清冷的夜晚。
西轩:西窗。
月满池:满池月色。
翻译
虽然经历炎热,夜晚仍能收到信,梦境中也充满了思念。空闲时间多,可知无忧无虑,正值新秋时节,理应有所作诗吟咏。
在树荫下感受雨后的清凉,官吏散去后,听见蝉鸣声移动。
谁能与我共度这清冷的夜晚,坐在西窗下,满池月色如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的作品《寄东阳王明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闲适生活的感慨。首句“经炎虽得信”暗示了通信不易,但仍然能收到朋友的消息;“旦夕梦兼思”则表达了诗人日夜想念对方。接下来,“多暇知无事”表明诗人生活较为闲暇,无太多烦忧;“新秋合有诗”则借新秋的到来激发了诗兴,暗示与友人共享诗酒之乐。
“树凉看雨过”描绘了秋雨过后,树荫下的清凉景象,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之美;“吏散见蝉移”则通过官吏散去和蝉鸣的变化,寓言了世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最后两句“谁共清宵坐,西轩月满池”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夜晚,与友人一同坐在西窗下赏月,享受这份清寂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