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和御制冬至赏析

奉和御制冬至

宋 · 夏竦
汉门候景嘉辰启,鲁观书云协气升。
玉琯飞灰新节应,璿霄合璧瑞华凝。
阳芸初动犹兼雪,柔荔将芳尚隔冰。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礼将登。
黄龙甘露诚难拟,泰畤甘泉岂足称。
共庆帝辰延百福,巍巍千载庇黎蒸。

注释

汉门:汉代宫门,此处指朝廷。
嘉辰:吉祥的时辰。
鲁观:鲁国的学馆或藏书之处。
书云:书卷中的描述。
玉琯:古代测量时间的玉制乐器。
璿霄:星辰的美称。
阳芸:春天的草木。
柔荔:柔嫩的荔枝。
繁祉:众多福祉。
建元:建立新的纪元。
泰畤:古代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
黎蒸:百姓大众。

翻译

汉门迎接吉祥的辰时,鲁观书卷中描绘着天地和气上升。
玉制的律管中灰烬飞舞,标志着新年节气的到来,天空中的星辰与璧玉相映生辉,祥瑞凝聚。
阳春草木开始萌动,仍有雪花相伴,柔嫩的荔枝尚未完全摆脱冰雪的束缚。
众多福祉在新的一年奠基,异彩纷呈的仪式即将举行,以示敬意。
黄龙和甘露的盛况难以形容,泰畤和甘泉的美誉也显得不足为奇。
共同庆祝皇帝的生日,愿百福齐至,千年基业庇护万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冬至》,诗人以冬至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皇上的敬仰与祝福。首句“汉门候景嘉辰启”点出冬至日的到来,象征着光明的开始;“鲁观书云协气升”则寓含天地和谐的气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玉琯飞灰”、“璿霄合璧”等意象,赞美了冬至时节的节庆祥瑞。

诗人提到“阳芸初动犹兼雪”,描述冬至前后阴阳交替,虽有雪兆春来,但仍有冰雪未消,展现了冬季的严寒与生机并存。接着,“柔荔将芳尚隔冰”预示着春天的临近,暗示冬至不仅是岁时之始,也是万物复苏的前奏。

“繁祉建元名已肇”表达对国家福祉的期盼,而“殊庭备物礼将登”则体现了朝廷对礼仪的重视。诗人进一步将冬至的庆祝与黄龙、甘露、泰畤等吉祥象征相提并论,强调其重要性。“共庆帝辰延百福”直接表达了对皇帝的祝贺,希望他能带给百姓长久的福祉。

最后两句“巍巍千载庇黎蒸”总结全诗,祝愿皇恩浩荡,庇佑万民,寓意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皇家的忠诚。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深意且充满节日气氛的宫廷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