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海月上人不遇
明 · 卢楠
锡杖到来知几日,天花落尽锁春山。
柴门流水不相顾,漠漠烟云送我还。
柴门流水不相顾,漠漠烟云送我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友人不在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锡杖到来知几日”,诗人以“锡杖”开篇,象征着访友者的行踪与决心,暗示了他为了寻找友人,已经跋涉了多日,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天花落尽锁春山”,“天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友人的智慧或精神之光,随着花落而隐匿,留下一片静谧的春山。这句诗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仿佛友人的离去,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沉寂而深邃。
“柴门流水不相顾”,“柴门”是简朴的门户,象征着友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而“流水”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这两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访客对友人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和无奈。
“漠漠烟云送我还”,最后一句以“烟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访客在友人不在的情况下,独自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心境。这里的“烟云”既指眼前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最终,访客在烟云中找到了归途,或许是对友人的一种寄托,也可能是对自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和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访客在友人不在时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