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其二)赏析

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盆梅开欲尽,翠干已苔深。
物极容春蛰,人穷自陆沈。
钟知浮世事,灯识老儒心。
冶陌饶芳草,衰迟肯重寻。

注释

盆梅:盆栽的梅花。
苔深:青苔覆盖深厚。
春蛰:春天昆虫冬眠后苏醒。
陆沈:比喻陷入困境或沉沦。
浮世事:指世俗的世故和变迁。
老儒心:老儒者的淡泊心境。
冶陌:繁华的街道。
衰迟:衰老和疲惫。
肯重寻:愿意再次去寻找。

翻译

盆栽的梅花即将凋零,翠绿的枝干已经布满了青苔。
事物发展到极致,如同春天的蛰伏,人在困厄时只能独自沉沦。
钟声懂得世间浮华,灯火映照出老儒者的内心。
繁华街道上芳草茂盛,我因衰老和疲惫,不再愿意再去寻找往日的欢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描绘的是一个物是人非的春日场景。开篇“盆梅开欲尽,翠干已苔深”,通过对室内盆栽梅花即将开放和古老树干上苔藓渐生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的感慨。

紧接着,“物极容春蛰,人穷自陆沈”一句,则表明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人的境遇却是贫困落寞,像沉重的石头般难以浮起。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抒写了个人命运与自然界生机的强烈对比。

“钟知浮世事,灯识老儒心”两句,以钟声和灯火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力和对古代圣贤之心的理解。钟声和灯光在这里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承载着时间的沉重和智慧的光芒。

最后,“冶陌饶芳草,衰迟肯重寻”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繁华即逝、时光易逝的自然景象,依然愿意去寻觅那些虽然已不再是昔日风貌,但仍旧留存着美好的东西。这里蕴含了一种珍惜与怀旧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邃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在面对世事无常时的复杂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