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泉长桥
宋 · 李弥逊
矫矫长虹枕海腰,波臣守护敢倾摇。
东西地尽惟逢水,早晚人归不碍潮。
静夜鱼龙出宫阙,清江牛女上云霄。
诗人谩诧鲸鲵句,功比吴松百倍乔。
东西地尽惟逢水,早晚人归不碍潮。
静夜鱼龙出宫阙,清江牛女上云霄。
诗人谩诧鲸鲵句,功比吴松百倍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矫矫:形容姿态雄健。波臣:比喻海浪。
东西地尽:形容地域广阔。
谩诧:随意夸赞,赞叹。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这里可能指代壮丽的自然景象。
吴松:指吴淞江,位于中国上海附近。
乔:高,这里形容功绩之高。
翻译
矫健的长虹横卧在海面上,像一条腰带,海浪臣服于它,不敢轻动。东西方向的地界似乎只有水相连,无论早晚人们归来,潮汐都不会阻碍。
夜晚的宁静中,鱼龙从宫殿般的深海跃出,清江之上,牛郎织女仿佛升上了天空。
诗人夸耀的关于鲸鲵的诗句,其功绩比吴淞江畔的壮丽景象还要高出百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南泉长桥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
“矫矫长虹枕海腰”一句,用“矫矫”形容虹桥的高大气势,如同巨龙一般横卧于波涛之上,既表现了桥梁的雄伟,又隐喻了它对自然力的征服与挑战。
接下来的“波臣守护敢倾摇”则强调了长桥稳固的结构,即使在汹涌澎湃的波涛面前,也能巍然不动,显示出诗人对工程技术的赞叹和信心。
“东西地尽惟逢水”和“早晚人归不碍潮”两句,通过描述桥梁两端的地理特征和行人无忧过往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长桥对于连接两岸、便利交通的重要作用。
在“静夜鱼龙出宫阙,清江牛女上云霄”中,诗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使得自然景观与神秘色彩交织,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夜晚南泉长桥下水域生灵活动的丰富想象。
最后,“诗人谩诧鲸鲵句,功比吴松百倍乔”一句,则是诗人自诩其才华和创作能力,通过与古代诗人吴松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自信与抱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南泉长桥的壮丽景象,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其深远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