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沁水山寺赏析

沁水山寺

金末元初 ·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两旁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轮半隐的明月悬挂在天际,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寂。清晨,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马匹的嘶鸣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山间的宁静。诗人感慨于自己奔波劳碌的生活,不禁羡慕起那些在寺庙中安然入睡的僧侣。

通过“两峡山高月半轮”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山的高峻与月的半轮结合,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略带凄凉的景象。山的高耸与月的低垂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孤独。

“五更人起马嘶频”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繁忙景象。在五更时分,人们开始活动,马匹的嘶鸣声频繁响起,预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开始。这里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忙碌,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最后一句“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感叹自己又一次踏上前往长安的道路,而那些在寺庙中安然入睡的人却享受着宁静与安逸。这里的对比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差异,更是对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放弃之间矛盾心理的深刻揭示。诗人或许在反思自己的选择,或是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半轮的意思:(1).指半圆的月亮。 唐 杜甫 《江月》诗:“玉露漙清影,银河没半轮。”(2).谓半圆形。 隋 江总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诗:“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 唐 杜甫 《越王楼歌》:“楼下 长江 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花月痕》第十三回:“中宵两相忆,共看半轮月。”...

长安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更人的意思:打更巡夜的人。 南朝 梁 何逊 《与沉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 唐 黄麟 《郡中客舍》诗:“虫响乱啾啾,更人正数筹。”...

马嘶的意思:◎ 马嘶 mǎsī[neigh] 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属于马的嘶鸣声...

起马的意思:(1).启程;动身。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餘花餘酒,父老们领去,给散小乡村,也见官府劝农之意。叫祇候们起马。”《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起马, 范进 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二年》:“ 金 初置急递铺,腰铃转递,日行三百里,非军期河防,不许起马。”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五章:“听说 赵季帅 有起马消息,那就更得静以待之。”(2).比喻开始走上宦途。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八回:“但他在宦途中,是个钻营的能手,由县丞起马,不数年连升总督。”...

僧窗的意思:亦作“ 僧牕 ”。僧寺的窗户。 宋 黄庭坚 《德孺五丈和之字诗韵难而愈工辄复和成可发一笑》:“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 宋 陆游 《长歌行》:“ 成都 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明 王思任 《留赠循元长老》诗:“风清佛阁松涛静,泉过僧牕竹影寒。”...

五更的意思:[释义](1) (名)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名)指第五更。现在已经是五更时分了。(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五(更...

无端的意思:[释义](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构成]动宾式:无|端 [例句]他总是无端猜疑。(作状语)...

月半的意思:◎ 月半 yuèbàn[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

长安道的意思: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