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禅悦堂遣兴韵
鸟啄生台饭,龙吞洗钵云。
心花幽处现,天籁静中闻。
汩汩红尘海,虚空念不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然的修行场景。首句“读经香满室”,以“香满室”渲染了诵经时的氛围,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神圣而清静的环境。接着“燕坐自朝曛”,描述了修行者在黄昏时分静坐读书的情景,表现出其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鸟啄生台饭,龙吞洗钵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修行的意境中。鸟儿啄食象征着生命的自然循环,龙吞洗钵云则可能寓意着修行者的心境如同云水般自由无拘,同时也暗示着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心花幽处现,天籁静中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心花的显现,意味着内在的智慧与喜悦;天籁在静默中被听见,则是心灵与宇宙和谐共鸣的象征。
最后,“汩汩红尘海,虚空念不分”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纷扰,达到内心纯净的状态。红尘海比喻复杂多变的世界,而虚空念不分则是说修行者的心念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在静谧环境中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以及最终达到心灵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
词语解释
不分的意思:(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
尘海的意思:谓茫茫尘世。 明 袁宗道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鐘。” 清 曹寅 《引镜谢客》诗:“烟波情亦淡,尘海路常紆。”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茫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读经的意思:◎ 读经 dújīng[study the Confucian classics]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汩汩的意思:(1).象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 李善 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拿起瓢来,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汩汩的嚥了。”《老残游记》第三回:“池中流水,汩汩有声。” 丁玲 《阿毛姑娘》:“柔嫩的声音,夹在鸟语中,夹在溪山的汩汩中,响彻了这山坳。”(2).盛貌。 唐 寒山 《诗》之八八:“不肯信受 寒山 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贱物。” 唐 元结 《咸池》诗:“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红尘的意思:[释义](名)旧指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红(尘 [例句]看破红尘。(作宾语)...
生台的意思:寺院施舍饭食供禽虫啄食的台案。 唐 李郢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诗:“ 相如 病渴今全校,不羡生臺白颈鵶。”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饥肠雷动寻常事,但误生臺两鹊来。” 元 袁桷 《赠瑛上人住洞林》诗:“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臺。”...
天籁的意思:[释义](名)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流水声等。...
心花的意思:◎ 心花 xīnhuā(1) [joy]∶喜悦之情心花怒放(2) [mood]〈方〉∶精神;心思;情绪人老了,再没那个心花...
虚空的意思:◎ 虚空 xūkōng[hollow] 心中无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