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三)
明 · 唐顺之
希世从来谢不能,虚闲每与道心增。
交游息处孤松对,今昔忘来一几凭。
夜读阴符羞说剑,醉过白社偶同僧。
如君自以鷡鹩比,借问何人是大鹏。
交游息处孤松对,今昔忘来一几凭。
夜读阴符羞说剑,醉过白社偶同僧。
如君自以鷡鹩比,借问何人是大鹏。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题为《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三)》。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隐逸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句“希世从来谢不能”,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态度,暗示了主人公对于尘世的不屑和拒绝。接着,“虚闲每与道心增”则进一步阐述了主人公在宁静中寻求心灵成长的过程,虚静之中,道心得以增强,体现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交游息处孤松对,今昔忘来一几凭。”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孤松相对,仿佛与时间隔绝,只有一张小桌陪伴,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夜读阴符羞说剑,醉过白社偶同僧。”这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读书,不以武力炫耀,而是与僧侣饮酒谈禅,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这反映了他对传统道家思想的认同,以及与佛教文化的交融。
最后,“如君自以鷡鹩比,借问何人是大鹏。”诗人将自己比作鷡鹩,即一种小鸟,表达了虽身处平凡,但内心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世界里,谁又是那翱翔于天际的大鹏呢?”这既是对自身定位的思考,也是对理想人格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传统道家和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