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若伦旧题多景楼
宋末元初 · 王奕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风吹起故乡愁。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金台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金台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地:广阔的土地。山河:山脉和河流。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
秋风:秋天的风。
故乡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洛山:指洛阳的山。
冉冉:缓缓上升的样子。
机云:比喻高大的建筑或壮丽的景象。
汉水:长江支流。
巡远羞:遥望远方而感到羞愧。
东望:向东看。
甘露寺:历史上的佛教寺庙,位于江苏镇江。
满:充满。
镇江楼:可能指镇江的某座楼阁,与诗歌中的诗意相关。
金台:华丽的宫殿。
天门:天空中的门户,这里可能象征皇宫。
杳:遥远,消失。
东津:地名,在江苏镇江附近。
汶上舟:汶河上的小船,汶河在山东。
翻译
大地山河连结成九个州,秋风刮起让我思念故乡。洛阳山峦间机器云缓缓升起,汉水波涛中我遥望远方感到羞愧。
向东望去,大海与甘露寺相连,从北而来,诗篇填满了镇江楼。
金色的宫殿万里之外,天门消失在远方,姑且问问东津渡口,能否找到汶上的小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片壮丽的景象。开篇“大地山河合九州”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关切;紧接着“秋风吹起故乡愁”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沉情感。
接下来的“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则描写了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的交融。洛山和汉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题材,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它们结合起来,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蕴含着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则是诗人的心灵寄托。甘露寺和镇江楼都是实实在在的建筑,但在这里,它们代表的是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通过对远处景物的眺望,不仅拓展了视野,更深化了情感表达。
最后,“金台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行动的呼唤。这里的“金台万里”,不仅形容自然之美,也象征着高远的目标和追求;而“且问东津汶上舟”则是在询问前行的道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前的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山河、风物、建筑等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艺术构想,更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