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莫祠部督学贵州
明 · 梁有誉
献岁星轺出汉京,南中鸟道入云平。
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
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
莫嗟万里风烟迥,揽辔应怜报主情。
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
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
莫嗟万里风烟迥,揽辔应怜报主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京城,前往南方督学的壮丽旅程。诗人以“献岁星轺出汉京”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官员在新年之际,乘坐官车(星轺)离开繁华的京城,踏上南行督学之路的情景。接着,“南中鸟道入云平”一句,通过鸟道与云平的对比,既展现了路途的险峻,也暗示了旅程的壮阔。
“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两句,借历史人物文翁的典故,表达了对即将到达之地的文化期待和对当地教育改革的期许。文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曾治理蜀地,兴办学校,对后世影响深远。诗人在此处暗含了对督学官员能够像文翁一样,为地方教育带来积极变革的期望。
“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则进一步描绘了督学官员在旅途中的情感状态。他思念京城,却也对未来在夜郎城(今贵州)的教育工作充满期待,仿佛在梦中与春日的京城相连,而他的诗作则充满了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赞美与思考。
最后,“莫嗟万里风烟迥,揽辔应怜报主情”表达了诗人对督学官员的鼓励与敬意。尽管路途遥远,环境迥异,但官员应以报效国家为主旨,勇敢前行。这句话不仅是对督学官员的勉励,也是对所有致力于国家发展、文化传承的工作者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督学官员离京赴任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地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