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颜宗渔樵耕读图为姚侍御赋
明 · 苏民怀
君家粉壁悬绢素,千山万山起烟雾。
层崖绝壑俯沧溟,飞瀑奔流如雨注。
树色冥蒙日月昏,波涛汹涌蛟龙怒。
乾坤缥缈亦苍茫,中有高人得真趣。
结庐人境手韦编,不知绝简与残蠹。
坐看渔父傲沧洲,入暮樵人失归路。
农夫两两荷锄耕,相忘帝力知何故。
于嗟万里咫尺间,形形色色皆神遇。
令我胸次总悠然,开襟酌酒应无数。
主人爱客亦忘机,席上不惊鸥与鹭。
乃知神笔怡心颜,不必登楼堪作赋。
为君一醉且高歌,潦倒尊前忘日暮。
层崖绝壑俯沧溟,飞瀑奔流如雨注。
树色冥蒙日月昏,波涛汹涌蛟龙怒。
乾坤缥缈亦苍茫,中有高人得真趣。
结庐人境手韦编,不知绝简与残蠹。
坐看渔父傲沧洲,入暮樵人失归路。
农夫两两荷锄耕,相忘帝力知何故。
于嗟万里咫尺间,形形色色皆神遇。
令我胸次总悠然,开襟酌酒应无数。
主人爱客亦忘机,席上不惊鸥与鹭。
乃知神笔怡心颜,不必登楼堪作赋。
为君一醉且高歌,潦倒尊前忘日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以及人间生活的和谐与自在。首句“君家粉壁悬绢素,千山万山起烟雾”以粉壁上的绢素比喻画布,展现了一幅云雾缭绕、群山起伏的壮丽景象。接着,“层崖绝壑俯沧溟,飞瀑奔流如雨注”描绘了山崖峭壁下深邃的海洋,瀑布如同倾盆大雨般奔腾而下,气势磅礴。
“树色冥蒙日月昏,波涛汹涌蛟龙怒”则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感,树木在浓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日月都被遮蔽;波涛翻滚,蛟龙似乎在愤怒地挣扎。接下来,“乾坤缥缈亦苍茫,中有高人得真趣”转而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天地之间虽广阔无垠,却有高人能从中寻得真谛和乐趣。
“结庐人境手韦编,不知绝简与残蠹”描述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他们远离尘嚣,手握古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为外界所动。接着,“坐看渔父傲沧洲,入暮樵人失归路”通过渔父和樵人的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即使是在傍晚时分,人们也能悠然自得。
“农夫两两荷锄耕,相忘帝力知何故”描绘了农夫们辛勤耕作的场景,他们似乎忘记了帝王之力的存在,只专注于土地与作物,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与坚韧。最后,“于嗟万里咫尺间,形形色色皆神遇”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叹,认为它将万里之遥的景象浓缩于方寸之间,让观者仿佛能与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产生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颜宗的绘画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