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六首(其六)
元 · 马祖常
栽竹复栽花,居然处士家。
有田供白饭,无句咏青霞。
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
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
有田供白饭,无句咏青霞。
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
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丛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首句“栽竹复栽花”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与花并植,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然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居然处士家”一句,以“处士”这一古代隐士的称谓,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不问世事的生活选择,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有田供白饭”描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田地里种植的粮食足以满足日常所需,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自然馈赠的珍惜。
“无句咏青霞”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不拘泥于世俗的追求,即使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不以文句去刻意描绘,而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通过季节性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和谐。春雨滋润,秋水泛舟,这些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一句,描绘了与周围邻居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道家经典《南华经》的热爱。这不仅体现了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也表明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间过着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