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雨
宋 · 王柏
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
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
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
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
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
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
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催雨》,出自宋代诗人王柏之手。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
“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这里用“居甑”比喻人世的短暂和不稳定,而“骄阳”象征着炙热的太阳,不可轻易去挖掘或改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认识到人类活动应当适应而非抗拒自然。
“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这两句则是反问,用以强调人不应该贪图安逸,不应做出违背本性的事情。这里的“刍”指的是细小的草,而“刍作狗”意在说明即使最微小的事物也不会变成与其本质相悖的事物,故而反问人怎能做出梦想成为鱼类这样违背常理之事。
“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里的“赋敛”是指征收沉重的税赋,“民生槁”则形容人民生活困苦;“干戈国计虚”则暗示国家政策空泛无用,未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两句“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表达了诗人对急需降雨的渴望。这里的“安危关一饱”是指一时的满足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而“雨意莫踌躇”则强调了期待天气尽快转变,带来及时雨水的迫切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