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龟龄待制贡院落成二首(其二)
宋 · 吴芾
主盟湖学属何人,赖有公来为作新。
士俗似闻衰也久,文场今见美哉轮。
挈还旧观人争睹,赋就新诗笔有神。
苕霅儒风从此振,文翁端恐是前身。
士俗似闻衰也久,文场今见美哉轮。
挈还旧观人争睹,赋就新诗笔有神。
苕霅儒风从此振,文翁端恐是前身。
注释
主盟:主导。湖学:学术团体或学术领域。
赖有:依赖有。
公:您(指代某位人物)。
士俗:士人的风俗习惯。
衰也久:已经衰落很久。
文场:文学界。
美哉轮:美好的景象。
挈还:引领恢复。
旧观:旧有的学术风貌。
人争睹:人们争相观看。
赋就:创作完成。
新诗:新写的诗篇。
笔有神:笔下有神韵。
苕霅:地名,可能指特定区域。
儒风:儒家的学术风气。
从此振:从此振兴。
文翁:汉代的教育家,此处比喻有教化之功的人。
恐是前身:恐怕是前人的化身。
翻译
谁主导了湖学,这得归功于您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气象。听说这里的士人风俗已经衰落很久了,但如今文坛却焕发出新的光彩。
您引领大家重拾旧日的学术景观,人们争相一睹风采,您的诗篇创作更是笔下生神。
苕霅之地的儒家风气因此振兴起来,恐怕连文翁也要羡慕您的前生业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一处学府新旧交替的观察与感受。开篇提问“主盟湖学属何人”,通过询问来引出赖某人的到来和对学府的贡献,表达了一种期待与重视。接下来的“士俗似闻衰也久,文场今见美哉轮”则透露出学府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落后,现在有了新的气象,学术风气得以恢复和发展。
中间两句“挈还旧观人争睹,赋就新诗笔有神”,表现了作者对旧日学府景象的追忆,以及对现在文人在此赋诗之美好的赞赏。最后,“苕霅儒风从此振,文翁端恐是前身”则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自信,认为这里的儒家风范将会得到振兴,而自己也可能是历史上某位文学家的转世。
整首诗通过对比新旧、衰落与复兴,展现了作者对于学术文化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