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中三首(其三)
明 · 王守仁
风景山中雪后增,看山雪后亦谁曾?隔溪岩犬迎人吠,饮涧飞猱踔树腾。
归骑林间灯火动,鸣钟谷口暮光凝。
尘踪正自韬笼在,一宿云房尚未能。
归骑林间灯火动,鸣钟谷口暮光凝。
尘踪正自韬笼在,一宿云房尚未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琅琊山雪后的宁静与神秘。首句“风景山中雪后增”,点明了环境背景——雪后的山景更加壮丽。接着,“看山雪后亦谁曾?”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这种美景的罕见与珍贵的感慨。
“隔溪岩犬迎人吠,饮涧飞猱踔树腾。”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的动物们在雪后的生活情景。岩犬在溪边迎接行人,发出吠声;而飞猱则在树间跳跃,活泼灵动。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图景。
“归骑林间灯火动,鸣钟谷口暮光凝。”描述了日落时分的情景。归家的行人在林间骑行,灯火闪烁;山谷口传来钟声,暮色凝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最后一句“尘踪正自韬笼在,一宿云房尚未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他渴望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纷扰,但现实的羁绊让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句诗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叹,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琅琊山雪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动的生物活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