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桥以抵白泥有见而作
明 · 江源
楚蜀风烟接,车书道路通。
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
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
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
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
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
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楚蜀两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
首联“楚蜀风烟接,车书道路通”,开篇即展现出楚蜀两地紧密相连,交通便利,文化交融的景象。楚地与蜀地虽相隔千里,但通过车马行道,两地的文化交流得以畅通无阻,体现了古代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颔联“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红艳的踯躅花点缀在山间,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连绵起伏的山脉环绕,碧绿如画,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
颈联“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转而关注社会生活。尽管居民中混杂着士兵与平民,但他们的生活习惯却出奇的一致,这或许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或是某种共同的文化传统。
尾联“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繁华的景象变得萧条冷清,诗人自感未能充分领略或记录下这片土地的风貌与精神,内心充满遗憾与愧疚。这一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楚蜀地区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