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碑附诗
唐 · 韩愈
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注释
阴墟:深邃的海域。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吏惰:官员懒散。
躬:亲自做。
家邦:国家。
厥使:被派遣的任务。
海岭:海边的山岭。
濡:湿润,忙碌。
均弘:扩大影响力。
枢:关键,中枢。
匪我:不是我。
私公:个人偏爱。
翻译
在遥远的南海深处,祝融的居所,我们就在旁边祭祀。天帝命令南伯:官员懒散不亲力亲为,应由公正的您来主持。
光明地举行祭祀,以获得神灵的恩赐,保佑我们的国家。只有贤明的君主,才会谨慎地委派使者。
我们的公卿在位,神人皆欢悦。海边的角落,他既满足又忙碌。
为何不扩大您的影响力,让职务更加重要?请您行动迅速,但不要急于离去。
这并非我个人偏爱您,而是神人都会依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背景设在南海的某个阴墟,那里有祝融神灵的居所。诗中提到帝王命令南伯进行祭祀,因为官吏懒惰不亲自处理事务,所以直接命令公卿来负责这项任务。祭祀仪式使用了锡器,象征着国家的尊贵和权威。诗人强调只有贤明的天子和谨慎的使者才能得到神灵的喜悦,而公卿在职位上的表现得到了神人的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祭祀地点的环境,海岭山脚下的土地既干又湿,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质疑为什么不能将这份广阔和丰饶均匀地分享给每个人,让大家都能执掌事务的枢纽。公卿在此行进时不应急躁,也无需急于归去,因为在这里,神灵与人们同在,不是私人与公卿之间的交往,而是神灵对所有人的依靠。
整首诗通过描述祭祀活动和自然环境,传达了一个理想中的秩序与和谐,其中神灵、君主、官员以及人民都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着这个世界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