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纳言宗理有事诸陵拉余同谒归赋七言四章(其三)
明 · 胡应麟
中天晴色敞玄扉,秣马平明度翠微。
碧嶂巧分千鹫立,苍泉寒擘九龙飞。
云霞散彩铺瑶阙,象纬飘光动玉旂。
旧识上清童子在,应门犹著五铢衣。
碧嶂巧分千鹫立,苍泉寒擘九龙飞。
云霞散彩铺瑶阙,象纬飘光动玉旂。
旧识上清童子在,应门犹著五铢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中天晴色敞玄扉”,开篇即以开阔的视野和明亮的色调,勾勒出一片宁静而深远的天空景象,仿佛是大自然敞开的一扇神秘大门,引人入胜。
“秣马平明度翠微”一句,将时间定格于清晨,马匹在晨光中缓缓前行,穿越一片片翠绿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碧嶂巧分千鹫立,苍泉寒擘九龙飞”两句,通过对比与动态描写,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泉水的灵动。碧绿的山峰间,千鹤独立,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而苍冷的泉水则化为九条飞龙,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活力。
“云霞散彩铺瑶阙,象纬飘光动玉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意境。云霞如同织锦般铺展在瑶台之上,象纬(星宿)的光芒在玉旗下轻轻摇曳,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着神话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
最后,“旧识上清童子在,应门犹著五铢衣”两句,以一个熟悉的上清童子的形象,以及他穿着的五铢衣(古代货币单位,此处象征着古老与传统的延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联系与和谐共存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