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日本杂事诗(其十六)赏析

日本杂事诗(其十六)

清 · 黄遵宪
巨海茫茫浸四围,三山风引是耶非?蓬莱清浅经多少?依旧蜻蜓点水飞。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十六)》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通过描绘一幅广阔海洋与神秘岛屿的景象,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首句“巨海茫茫浸四围”,以“巨海”形容海洋的辽阔无垠,用“茫茫”二字渲染出海面的浩渺与深邃,四周皆被海洋所包围,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和孤独感。

次句“三山风引是耶非?”则引入了神话中的三座仙山,如蓬莱、方丈、瀛洲,用“风引”暗示着这些传说中的岛屿可能存在于这无尽的海洋之中,但又不确定它们的真实存在,引发读者对现实与虚幻、真实与想象之间界限的思考。

第三句“蓬莱清浅经多少?”将话题聚焦于其中一座著名的仙山——蓬莱,询问它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变迁,是否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貌。这一问,不仅展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探讨。

最后一句“依旧蜻蜓点水飞”,以蜻蜓轻盈地在水面掠过,留下一圈圈涟漪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蜻蜓的自由飞翔,与前文的广阔海洋形成对比,强调了个体生命在宇宙洪流中的渺小与独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面对新旧交替时的复杂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