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侃如潮州刻三利溪记用潮州见寄韵
明 · 陈献章
咫尺荆州地肯容,清光偏照荜门中。
独怜孺子才堪赏,不道诗人巧更穷。
已见千碑传好事,可辞束帛聘镌公。
潮阳父老如相问,为说周陈共此风。
独怜孺子才堪赏,不道诗人巧更穷。
已见千碑传好事,可辞束帛聘镌公。
潮阳父老如相问,为说周陈共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赠何侃如潮州刻三利溪记用潮州见寄韵》表达了对何侃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在潮州刻石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肯定。首句"咫尺荆州地肯容"暗示了何侃如在潮州这样的小地方也能发挥大才,如同荆州之地虽小,却能容纳贤才。"清光偏照荜门中"比喻何侃的才华被人们所认可,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发出光芒。
"独怜孺子才堪赏"直接赞美何侃的才华出众,"孺子"既指其年轻有为,又寓含对其未来的期许。"不道诗人巧更穷"则称赞何侃不仅才华横溢,还富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
"已见千碑传好事"表达对何侃刻石记录地方历史的认可,认为他的行为将留下长久的佳话。"可辞束帛聘镌公"进一步赞扬他的价值,暗示当地愿意以厚礼聘请他继续这项工作。
最后,诗人以潮阳父老的口吻作结,如果他们询问,就告诉他们周陈两地都有像何侃这样重视文化传承的人,体现了对地方文脉延续的重视和对何侃的敬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何侃的赞赏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