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赏析

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

宋 · 韩元吉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
嗟我百年人,耳目讵能识。
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
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
我初未渠信,束襜俟潮汐。
是时月既望,春晴好风色。
同舟二三子,击楫意颇适。
中流类坳堂,竟作胶柱瑟。
褰裳乱涛波,植杖负囊笈。
居然濯我足,长堤慰行客。
西兴忽在眼,唤渡犹顷刻。
鲲鹏定何之,鱼龙岂迁宅。
斜阳照高岸,得酒饯寒湿。
平生忠信怀,对此徒感激。
翻成仆奴笑,抚事吁莫测。
莫问曲池平,空悲岘山侧。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丁丑年仲春时节,欲渡浙江的经历。起初对同行者提议在江边盘沙持怀疑态度,但最终在潮水推动下尝试,结果船至中流,胶着于沙地,不得不花费十金雇佣人力才勉强到达西兴,过程颇为狼狈。诗人对此感到尴尬,同行者嘲笑,他感慨万分,写下此诗。诗中寓言丰富,如桑田变东海,暗示世事变迁;钱塘江车马迹,象征繁华;月既望、春晴好风色,描绘出渡江时的自然景色;而"胶柱瑟"则比喻拘泥固执。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忠信之心在此情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却也引发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他人的感激。整首诗情感起伏,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