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夏夜述怀赏析

夏夜述怀

近现代 · 黄浚
经旬不作诗,诗思颇苦涩。
帘庑纳暮雨,弱竹袅珠裛。
微曦露云背,霞气散复戢。
稍疑近漏天,修霤响雴霫。
皇穹悯憔悴,荐雷起群蛰。
幽除夜一覕,丛筱萤熠熠。
宵分风撼树,洒沫罘罳湿。
孤衾回薄寒,坠梦去难挹。
缅思遭合奇,因叹忧患急。
何年日月昭,横议尚湁潗。
威严徒狐假,礼义见鼠立。
南山有罔两,雾气喷且欱。
掺祛执短铍,骐騄受羁馵。
谁能奋纪纲,夸毗已成习。
明时喻井渫,心恻念用汲。
孰图苞桑谋,而为练丝泣。
遥夜发永叹,沈吟意悁悒。
褰帷风雨阑,冰簟转润浥。
披襟书藤纸,晨色熹微入。

词语解释

苞桑的意思:(1).桑树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孔颖达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则牢固也。”《南史·宋纪上·武帝》:“若乃草昧经纶,化融於岁计,扶危静乱,道固於苞桑。”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民心固结,国势自繫于苞桑矣。”(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已临隧炭,几絶苞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或覆餗而终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除此三大衅,而国家苞桑之业,已在世世。”(3).《易·否》:“其亡其亡,...

冰簟的意思:凉席。 唐 李商隐 《可叹》诗:“冰簟且眠金鏤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一阵阵悲风凄惋,冰簟与冰肌并彻。堪怜的楚楚冰心,玉骨与玉枕俱寒。怕听的沉沉玉漏。” 清 方文 《寄怀汤季云》诗:“疎帘静捲三山雨,冰簟香分四梦餘。”...

薄寒的意思:微寒。《楚辞·九辩》:“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诗:“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清 纳兰性德 《苏幕遮》词:“时节薄寒人病酒,剗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叶圣陶 《秋》:“轻风送来清新的草气,也送来阵阵的薄寒。”...

不作的意思:(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

恻念的意思:哀痛悼念。《新唐书·悼怀太子普传》:“ 悼怀太子 普 …… 大和 二年薨,帝惻念不能已,故赠卹加焉。”...

成习的意思:成为习惯;形成习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自恃富足有餘,豪奢成习。”《新华文摘》1984年第2期:“他无视相沿成习的首尾相从,一以贯之的时间顺序。”...

除夜的意思:指除夕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丛筱的意思:茂密的小竹林。 唐 梁洽 《吹竹学凤鸣赋》:“散漫於丛篠之间,疑郊藪已集;飘流於芳林之际,谓庭梧来翔。”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全》:“适其处有丛篠, 全 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篠中。”...

分风的意思:(1).谓神仙把风分为两个方向。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 庐山 庙有神……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船行相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山下又有神庙,号曰 宫亭庙 ……山庙甚神,能分风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过必敬祀而后得去。故 晋 曹毗 咏云:‘分风为二,擘流为两。’”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明 谈迁 《枣林杂俎·宫亭神》:“ 宫亭神 甚灵,有婢名 如愿 ,客有所求,叩 如愿 即获。又能于湖心分风,使上下各得顺风。”(2).借指分离...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罘罳的意思:(1).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汉书·文帝纪》:“ 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 夏完淳 《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2).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 ...

孤衾的意思:一床被子。常喻独宿。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孤衾引思绪,独枕愴忧端。” 宋 苏轼 《次韵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宋 陆游 《社前一夕未昏辄寝中夜乃得寐》诗:“祠事当行惧不任,未昏强卧拥孤衾。” 明 洪瀛 《乌夜啼》诗:“乌啼无声霜月泣,一夜孤衾泪如织。”...

患急的意思:犹急难。《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自流宕已来,与羣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飢寒。”...

皇穹的意思:(1).犹皇天。 汉 扬雄 《剧秦美新》:“登假皇穹,铺衍下土,非 新 家其畴离之?”《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皇穹何处飞琼屑?散下人间作春雪。”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皇穹将倾,天柱必折,大帝欲仆, 泰岳 必蹶。”(2).指天帝。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皇穹神察,喆人是恃。如何灵祇,歼我吉士!”《旧唐书·代宗纪》:“皇穹以朕为子,苍生以朕为父。” 元 周霆震 《古金城谣》:“向来不晓皇穹意,名将南征死相继。” 章炳麟 《艾如张》诗:“皇穹鉴黎庶,均平无九服。”...

回薄的意思:(1).谓循环相迫变化无常。《鹖冠子·世兵》:“精神回薄,振荡相转。”《文选·贾谊<鵩鸟赋>》:“万物回薄,振荡相转,云蒸雨降,纠错相纷。” 李周翰 注:“回薄振盪,相转无常。”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二:“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宋 王安石 《上李仲偃运使启》:“岁时回薄,气候沍寒。” 清 刘大櫆 《天道上》:“天地也,日星也,山川也,人物也,相与回薄於宇宙之间。”(2).盘旋回绕。《宋书·符瑞志下》:“紫气从 景阳楼 上层出,状如烟,回薄良久。” 宋 叶适 《石洞书...

纪纲的意思:[释义](名)〈书〉法度。 [构成]偏正式:纪(纲 [例句]遵守纪纲。(作宾语)...

井渫的意思:谓井已浚治。比喻洁身自持。 晋 陆机 《与赵王伦笺荐戴渊》:“﹝ 戴渊 ﹞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宋书·刘义庆传》:“处士 南郡 师觉 ,才学明敏,操介清修,业均井渫,志固冰霜。”参见“ 井渫不食 ”。...

苦涩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名)又苦又涩的味道。他苦涩地笑了笑。(作状语) (2) (形)形容内心痛苦。青苹果是苦涩的。(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苦+涩 [例句]苦涩的表情。(作定语)[反义]甜美...

夸毗的意思:以谄谀、卑屈取媚于人。《诗·大雅·板》:“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毛 传:“夸毗,体柔人也。” 朱熹 集传:“夸,大;毗,附也。小人之於人,不以大言夸之,则以諛言毗之也。”《后汉书·崔駰传》:“夫君子非不欲仕也,耻夸毗以求举。” 李贤 注:“夸毗,谓佞人足恭,善为进退。”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三:“如何夸毗子,作色怀骄肠。” 宋 梅尧臣 《张斯立遂州司理》诗:“去勿藉芳草,世俗多夸毗。” 梁启超 《变法通议》:“夸毗成风,惮于兴作,但求免过,不求有功。”谄媚阿谀。 唐 顾况 《拟古》诗之二...

雷起的意思:亦作“靁起”。形容兴起迅速。声威巨大。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车骑靁起,殷天动地。” 汉 班固 《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紜。”《汉书·叙传下》:“王师雷起,霆击朔野。”...

礼义的意思:◎ 礼义 lǐyì[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练丝的意思:未染色的熟丝。《管子·地员》:“其麻……大者不类,小者则治,揣而藏之,若众练丝。”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后汉书·杨终传》:“《诗》曰:‘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李贤 注:“逸诗也。”...

帘庑的意思:指堂前廊檐垂帘之处。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华堂对嘉树,帘廡含晓清。”...

漏天的意思:(1).谓如天泻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飞泉盛大。 宋 苏轼 《广州蒲涧寺》诗:“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县 境。其地多雨,故称。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朝廷烧栈北,鼓角 漏天 东。” 杨伦 笺注:“《梁益记》:‘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漏也。’”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 雅州 蒙山 常阴雨,谓之 漏天 。产茶极佳,味如 建 品。 纯夫 有诗云:‘ 漏天 常洩雨,蒙顶半藏云’,为此也。”...

缅思的意思:遥想。 唐 杜甫 《画鹘行》:“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宋 王安石 《梁王吹台》诗:“缅思当盛时,警蹕在虚空。” 明 杜岕 《咏史》:“缅思 战国 时, 淳于 秉正道。”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五:“缅思 禹穴 藏,玉简多赢餘。”...

明时的意思:(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暮雨的意思: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披襟的意思:(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

骐騄的意思:良马。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騏騄追风,不能近其迹,鸿鵠奋翅,不能卑其飞。”...

褰帷的意思: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开车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车经诸房, 淑妃 每庄饰褰帷以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随起身褰帷拂枕,叠被铺牀。”(2).《后汉书·贾琮传》:“ 琮 为 冀州 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梁书·刘孝绰传》:“方且褰帷自厉,求瘼不休。” 宋 王禹偁 《拟...

憔悴的意思:◎ 憔悴 qiáocuì(1) [wan and sallow]∶黄瘦;瘦损憔悴孤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形容憔悴憔悴了许多(2) [(of plants) withered]∶枯萎;凋零花有点憔悴(3) [weary]∶困顿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生民憔悴(4) [be worrid]∶烦恼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沈吟的意思:亦作“沉吟”。1.深思。《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观 《满园花》词:“一向沉吟久,泪珠盈襟袖。” 杨朔 《海罗杉》:“这段史实, 邹文楷 老人家说得那么清晰,那么动心,听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怀。”(2).谓深深的思念。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宋 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3).迟疑,犹豫。《后汉书·隗嚣传》:“ 邯 得书,沉吟十餘日,乃谢士众,归命 洛阳 。”《晋书·刘曜载...

诗思的意思: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藤纸的意思: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 浙江 剡溪 、 馀杭 等地。 唐 李肇 《翰林志》:“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詔,用白藤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 宋 欧阳修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 宋 梅尧臣 《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诗:“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似珊瑚。”亦称“ 藤角纸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范宁 令属官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藤角纸即藤纸。”...

罔两的意思:亦作“ 罔閬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杜预 注:“罔两,水神。”《史记·孔子世家》:“ 丘 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孌彼 洛 神,既非罔两;惟此水师,亦非魑魅。”(2).喻凶恶的坏人。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腌臢打脊,罔两当直,着得随它去,路上偷饭喫。” 刘半农 《拟儿歌·铁匠镗镗》:“锄头打出种田地,刀枪打出杀罔两。”(3).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庄子·齐物论》...

威严的意思:[释义](1) (形)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2) (名)威风。 [构成]并列式:威+严 [例句]别那么威严。(作谓语)...

雾气的意思:◎ 雾气 wùqì[vapour;mist;fog] 雾雾气来去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熹微的意思:◎ 熹微 xīwēi[dim] 微明,光未盛的样子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霞气的意思:犹云气。 元 倪瓒 《馀不溪词》:“溪迴路转松风急,竹林华房霞气湿。”...

宵分的意思:夜半。《魏书·崔楷传》:“亮由君之勤恤,臣用劬劳,日昃忘餐,宵分废寝。” 唐 李群玉 《中秋越台看月》诗:“宵分凭槛望,应合见 蓬莱 。”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年来侍我,学製寒衣缝纫熨贴,宵分不倦。” 阿英 《明朝的笑话》十:“ 沉文卿 ,是 吴 中的老儒,一天,读书至宵分,灯荧荧欲灭。”...

遥夜的意思:长夜。《楚辞·九辩》:“靚杪秋之遥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唐 白居易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遥夜凉风 楚 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夜发的意思:(1).夜不寐。《晏子春秋·谏上六》:“ 晏子 曰:‘君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 张纯一 校注:“谓竟夜未眠。”(2).夜间出发。《晋书·陶侃传》:“ 侃 便夜发。 敦 引其子 瞻 为参军。” 唐 韦应物 《将发楚州》诗:“孤舟欲夜发,祇为访情人。”...

熠熠的意思:◎ 熠熠 yìyì[bright] 闪烁的样子光彩熠熠...

永叹的意思:见“ 永叹 ”。亦作“ 永嘆 ”。1.长久叹息。《诗·大雅·公刘》:“篤 公刘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毛 传:“民无长叹,犹 文王 之无悔也。”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抚膺解携手,永嘆结遗音。” 宋 文天祥 《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为之永嘆。” 清 陈梦雷 《抒哀赋》:“使慈母戚於重泉兮,严亲闻而永嘆。”(2).长吟;咏叹。《史记·乐书》:“永叹之,淫液之,何也?”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永叹,淫液,歌迟之也。”...

忧患的意思:◎ 忧患 yōuhuàn[suffering;misery;hardship] 忧虑、祸患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