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十七夜宋令申给谏招同陈蕊亭吏部待月虎丘石上作
明 · 黎遂球
石涧听泉泠,银瓶转长绠。
美人发纤喉,汲起霓裳影。
露垂发簪重,杯光堕金凤。
三弦学人语,四坐嘿如梦。
节短又声长,但觉吹微香。
赋风怜宋玉,为雨恨襄王。
美人发纤喉,汲起霓裳影。
露垂发簪重,杯光堕金凤。
三弦学人语,四坐嘿如梦。
节短又声长,但觉吹微香。
赋风怜宋玉,为雨恨襄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虎丘石上与友人相聚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情感。
首先,“石涧听泉泠,银瓶转长绠”,诗人以清泉流淌和转动的水瓶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
接着,“美人发纤喉,汲起霓裳影”,通过“美人”之口,仿佛能听到那轻柔而悠扬的声音,如同霓裳仙子的舞动,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露垂发簪重,杯光堕金凤”,露珠滴落在发簪上,闪烁着光芒,而酒杯中的光线则映照出金色的凤凰图案,细节描写细腻,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三弦学人语,四坐嘿如梦”,三弦琴的弹奏声仿佛在模仿人的言语,四周的听众则沉浸在音乐的梦境中,无法自拔,表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节短又声长,但觉吹微香”,节奏虽然短暂,但音符却悠长不绝,仿佛能闻到淡淡的香气,进一步强化了音乐带来的感官体验。
最后,“赋风怜宋玉,为雨恨襄王”,诗人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赋予了整首诗更深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音乐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