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三)赏析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三)

宋 · 陈傅良
圭璧袭缫藉,山龙饰衣裳。
不闻燧古初,而兴自虞唐。
毁车崇骑射,隶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注释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璧。
袭缫藉:交织的丝绸。
山龙:山形或龙形图案。
衣裳:衣物。
燧古初:远古的取火方法。
虞唐:虞舜和夏商时期。
毁车:废弃战车。
崇:崇尚。
骑射:骑马射箭的军事技能。
篆籀:篆书和籀文,古代的文字形式。
藏:珍藏。
至今:直到现在。
忽以亡:突然灭亡。

翻译

玉璧与丝绸交织,山龙图案装饰衣裳。
未听闻远古的火种,却从虞舜夏商兴起。
废弃战车崇尚骑射,隶书篆刻艺术被珍藏。
直至今日人们仍受其影响,秦朝也因此忽视了防御而灭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服饰和文化变迁的景象。"圭璧袭缫藉"象征着丝织品的精美,"山龙饰衣裳"则体现了华丽的装饰艺术,暗示了从远古时代的礼仪到虞舜、夏商时期的繁荣。"不闻燧古初,而兴自虞唐",诗人提及火的发现和文字的起源,暗示了文明的进步。

接下来,诗中提到"毁车崇骑射",反映了从乘车到重视骑马射箭的军事风尚转变,这与秦朝推崇法治、轻视武力的传统不同。"隶作篆籀藏"指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官方字体,但诗中暗含对秦朝过于严苛的文字政策的批评。

最后两句"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指出尽管秦朝的文字政策在当时看似便利,但过度的专制和文化压制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深沉见解。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展现了陈傅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独特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