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北窗夜读赏析

北窗夜读

明 · 左国玑
秋蛩啼草垣,林叶下茅屋。
北窗夜篝灯,凉飙扇修竹。
幽人自履坦,常咏往贤录。
更残石泉鸣,月落霜烟绿。
冥搜别有怀,岂为干千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北窗下读书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秋蛩啼草垣”以秋虫的鸣叫开始,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林叶下茅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北窗夜篝灯,凉飙扇修竹”两句,通过描述夜晚在北窗下读书的情景,以及窗外微风吹动修长竹子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既享受着知识的清凉,又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幽人自履坦,常咏往贤录”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他独自漫步在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更残石泉鸣,月落霜烟绿”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石泉的潺潺声伴随着月亮的落下,霜气弥漫,绿意盎然,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

最后,“冥搜别有怀,岂为干千斛”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并非仅仅为了物质的积累,而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自由。这种超越功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知识、自然和精神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