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黄龙洞前遇倪文昌赋苕之清赏析

黄龙洞前遇倪文昌赋苕之清

宋 · 释居简
止止天连碧,沉沉镜不磨。
渊源端有自,潢潦尽从他。
清可临流赋,浑贻濯足歌。
中津谁击楫,后进自盈科。
亦有西驰者,其如北注何。
还元虽一味,到了不同波。
至洁清严濑,孤忠叹汨罗。
勺贪惩俗下,汲酿乐天和。
洗耳成轻去,乘槎倘重过。
咸池升晓日,何必挽天河。

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喻,描绘了自然界的纯净与深远,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格高洁、忠诚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联“止止天连碧,沉沉镜不磨”以碧空与未被磨损的明镜比喻,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纯净的境界。接着,“渊源端有自,潢潦尽从他”则通过对比深邃的源泉与泛滥的污浊,强调了源头的纯净与自我坚守的重要性。

颔联“清可临流赋,浑贻濯足歌”进一步阐述了水的清澈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而浑浊则会玷污心灵。这不仅赞美了水的特质,也暗含了对人品高洁的向往。

颈联“中津谁击楫,后进自盈科”以渡河者击桨与学生学习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勇于探索、不断进步的人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在追求知识与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与坚持至关重要。

尾联“亦有西驰者,其如北注何”通过描述水流的方向,引申出对人生方向的选择与坚持。最后,“至洁清严濑,孤忠叹汨罗”将主题升华,以清泉与汨罗江(屈原投江处)为象征,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忠诚的颂扬,以及对不屈精神的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性、道德与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