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其一)
唐 · 鲍溶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注释
身:身体。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常:经常。
多病:身体多病。
心爱:内心喜爱。
空王:佛教中的佛,象征空寂。
稍:稍微。
觉:感觉。
闲:清闲。
师问:师父询问。
寄禅:寄予禅意。
何处所:何处得到的。
浙东:浙江东部。
青翠:青葱翠绿。
沃洲山:沃洲山(位于浙江绍兴,古代著名佛教圣地)。
翻译
我并非出家人,却常常体弱多病,内心对空寂之王(指佛教中的佛)有所向往,渐渐感到有些清闲。
鉴赏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名为《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僧人的生病和心境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僧人出行修炼的祝愿。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这两句表明诗人理解到僧人的肉体虽然常常因疾病而不适,但其内心却对追求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在这里,“居士”通常指的是在家修行的佛教信徒,而“空王”则是对佛陀的一种尊称,意为虚无之王,即最高境界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僧人的身体虽然软弱,但精神世界却极其丰富和宁静。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这两句则是对僧人修炼之地的描绘。“师问”指的是僧人询问“寄禅”,即修行禅定的地方在哪里。“浙东青翠沃洲山”则是回答,表明诗人推荐的一处风景优美、适合修行的地方。这不仅是一种地理的指示,更是一种精神的向往。浙江东部(浙东)以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这里被描绘为青翠欲滴,沃洲山则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的描写,以及对其修行地点的推荐,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法修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