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注释
濂翁:指朱熹。紫阳朱:紫阳,朱熹的别号。
嘉端:指另一位学者。
大儒:大儒者,学问渊博的杰出人物。
一论道原:主张道的本源。
一原道:道的根源或本质。
他求伦:他的伦理追求。
拟汉唐:比拟汉唐时期的水平。
翻译
濂翁的学说传承自紫阳朱熹,再次见到嘉端这位大儒。他的学术理论源自根本,主张道的统一,他的伦理观念堪比汉唐时期的大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赞美另一位学者或诗人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濂翁传到紫阳朱”,这里的“濂翁”是对一位年长有学问者的尊称,“紫阳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人,诗人通过这个名字传达了知识或思想的流传。
“复见嘉端此大儒”,“复见”意味着再次遇到或再次发现,“嘉端”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整体表明诗人对这位学者的敬佩之情。
“一论道原一原道”,这里的“一论”可能指的是深入探讨,“道原”和“原道”则是哲学或思想上的根本之谈。诗人强调了对这种深度思考的重视。
“他求伦拟汉唐无”,“他求”意味着别人追求,“伦”可能指的是品级或等级,“拟”是比喻的意思,整句表达的是别人在追求类似于汉唐时期伟大人物的事迹,但这种追求在诗人看来是不必要的,因为被赞美的人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标准。
这首诗通过对话语和修养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与品德并重的崇尚,以及对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