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三首(其一)
唐 · 李商隐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注释
初来:初次到来。小苑:小型园林或宫苑。
琐闱:宫廷内部的琐碎事务。
芳尘:香气,这里指美女的气息。
艳雪:美丽的雪花,比喻女子的美貌。
皓露:明亮的露水,常指寒冷的露珠。
逆尖风:逆风,形容寒风刺骨。
双飞燕:成对飞翔的燕子,象征爱情或美好的伴侣。
绮栊:精致的窗户。
翻译
初次来到这小小的园林,渐渐与宫禁中的琐事相连通。担心远处的香气消失,心中轻愁怕美丽的雪花融化。
只知道防范夜晚的冷露,却未察觉到逆风而来的刺骨寒风。
回头看见双飞的燕子,趁着时节飞入精美的窗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语言精致。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开篇便描绘出一幕在花园中偶遇知己的情景,小苑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园林,而琐闱则是细微的窗棂,这里象征着微妙的情感交流。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诗人担心美好的时光会突然间断裂,如同春天里的花瓣轻易随风而去。同时,对于那即将消逝的美好也感到忧虑,就像初夏中容易融化的雪。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几乎忘记了夜晚的寒露和逆境中的刺骨寒风。这里的“防皓露”暗示了对现实环境的适应,而“不觉逆尖风”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变化的无知或是不愿面对。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诗人在回望中看到一对燕子如同穿梭于精美的窗棂之间,这里绮栊不仅是实物,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双飞燕则代表着和谐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易逝、美好难再的感悟,以及对于现实中细腻情感交流的珍视。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创造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