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帽
黄金缀顶攒文羽,白璧垂缨间木难。
刺绣尚期平敌垒,簪花曾梦舞仙坛。
一从吹堕西风里,谁念蒙尘白发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顶华丽的帽子,其形状如云般轻盈,如月般圆润,展现出无比的雄伟和艳丽,堪比南方冠冕中的翘楚。帽子装饰繁复,顶部镶嵌着黄金,文羽点缀,宛如贵胄之冠;而垂下的白玉缨络则增添了华贵与神秘感,即使是难以琢磨的木难也无法与之相比。
诗人借这顶帽子表达了对昔日荣光的怀念,曾经它象征着征战沙场的豪情,期望能像刺绣一般,绣出平定敌人的壮志。同时,诗人也提及了佩戴此帽时的梦想,仿佛在仙坛上翩翩起舞,意气风发。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顶帽子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被吹落尘埃,诗人自己也已白发苍苍,身世飘零。诗中流露出一种英雄迟暮、岁月无情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当下境遇的无奈与自嘲。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白璧的意思: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轻重甲》:“ 禺氏 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史记·滑稽列传》:“于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 宋 刘过 《念奴桥·留别辛稼轩》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垂缨的意思:垂下冠带。古代臣下朝见君王时的装束。后常借指出任官职。《管子·小匡》:“ 管仲 詘缨插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后。公辞斧三,然后退之。公曰:‘垂缨下衽,寡人将见。’”《后汉书·章帝纪》:“一人犯罪,禁至三属,莫得垂缨仕宦王朝。”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普天率土,莫匪臣民,亦何必垂缨执笏者为是,而乐飢衡门者可非乎?” 唐 钱起 《夕发箭场岩下作》诗:“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闕。”...
刺绣的意思:...
敌垒的意思:敌人的营垒。《六韬·垒虚》:“ 武王 问 太公 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
黄金的意思:◎ 黄金 huángjīn(1) [gold](2) 铜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太傅赍黄金。(3) 金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4) 金黄色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5) 见“金”...
蒙尘的意思:◎ 蒙尘 méngchén[go into exile] 旧指帝后流亡在外,蒙受灰尘主上蒙尘。——《三国志·诸葛亮传》靖康年间,金人围困 汴梁, 徽、 钦二帝蒙尘北狩,一时后妃公主被虏去的甚多。——《初刻拍案惊奇》...
木难的意思:宝珠名。又写作“莫难”。《文选·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李善 注引《南越志》:“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南海风清藏瑰奇,火齐木难珊瑚枝。” 清 钱谦益 《<杜弢武全集>序》:“櫝而列之,皆珠也,则未知其孰为琅玕?孰为木难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火齐、木难、水晶之珍,人犹寳之。”...
南冠的意思:◎ 南冠 nánguān(1) [captive] 俘虏的代称晋侯观于军府,见 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 杜预注:“南冠,楚冠也。”(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飘萧的意思:(1).鬓发稀疏貌。 唐 杜甫 《义鹘行》:“飘萧觉素髮,凛欲衝儒冠。”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素髮飘萧,朱颜委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鬢飘萧未遇。”(2).零落飘坠貌。 前蜀 贯休 《古塞下曲》之六:“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 金 元好问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诗:“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3).飞扬貌。 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 宋 苏辙 《巫山庙》诗:“採兰为飱蕙为肴,玉缶荐芰香飘...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仙坛的意思:(1).指仙人住处。 唐 元结 《登九疑第二峰》诗:“ 九疑 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唐 刘沧 《经麻姑山》诗:“山顶白云千万片,时闻鸞鹤下仙坛。”(2).祭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高筑仙坛海日晓,诸天羣灵俱到,列星众宿来朝。”...
雄丽的意思:壮丽。 宋 苏辙 《送梁交之徐州》诗:“江山雄丽信宜人,风流孰似 梁王 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五》:“此数十联虽无言外意味,而雄丽华赡,自是佳句。”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五章:“其文字雄丽洸洋,自恣以适己。”...
一从的意思:(1).全都服从。《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 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2).一概听从或遵从。《晋书·卢志传》:“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晋书·成恭杜皇后传》:“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芻灵。”(3).完全听任。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敧斜。” 元 乔吉 《即事》曲:“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朧。”(4).自从。 唐 王昌龄 《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宋 ...
簪花的意思:(1).谓插花于冠。《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2).犹戴花。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3).古代书体的一种。 明 王彦泓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 江令 诗才犹剩锦, 卫娘 书格是簪花。”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参见“ 簪花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