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文叔守福州
宋 · 陆游
黄公天下士,遇主绍熙年。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
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
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
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
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
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
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
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下士:指德才兼备、声名远播的人。绍熙年:宋朝的一个年号。
前修:前代的贤者。
九牧:古代九州的代称,泛指全国。
巨舟:比喻黄公的才能和影响力。
夷险济:渡过艰难险阻。
拱璧:比喻保持忠诚不渝。
貂蝉:古代官员的饰物,象征高官显位。
怅然:失落、遗憾的情绪。
翻译
黄公是天下闻名的贤士,生活在绍熙年间遇到了明主。他的言论和前人一样出色,名声流传于九州各地。
他如同大船渡过艰难险阻,始终保全了忠诚和清白。
他勇于退让,比其他长者更早,荣耀地连续得到十次封赏。
他的旌旗照亮了关隘之路,离别宴上官员众多,场面盛大。
他在内阁受到皇帝的深深恩宠,御笔的墨色显得格外鲜明。
他被委以重任,手持斧钺,归来后又戴上貂蝉官帽。
病弱的老者难以承受离别的伤感,临近分别时心中充满惆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为好友黄文叔赴任福州而作,表达了对黄公的赞美和对其出仕的祝愿。首联“黄公天下士,遇主绍熙年”赞扬黄公的才德,说他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恰逢南宋绍熙年间明主登基。颔联“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进一步称赞黄公的学识和声誉,如同古代贤人,流传于九州之地。
颈联“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以大船比喻黄公处理政务的能力,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妥善应对,且始终保全节操。接下来的“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则赞赏他勇于谦让,年纪虽大仍能早早退位,荣归故里时受到连续的荣誉。
尾联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形容送行队伍壮观,沿途旗帜鲜明,而“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则象征皇上的恩宠和黄公文章的光彩。最后,诗人感慨地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祝愿他在新的职位上建功立业,而自己因病难以亲送,只能在心中充满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