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孟光禄怡老园
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
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孟光禄晚年生活的描绘与赞美。诗中通过对比孟光禄年轻时和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对这种转变的肯定与欣赏。
首句“昔在先皇日,吾犹识孟嘉”点出孟光禄曾为朝廷重臣,与作者有过交集。接着“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描述了他从官场退休后,头发已白,身着便装,远离官场的繁忙与压力,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里运用了“黄阁”和“乌纱”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前者代表官场的权力与忙碌,后者则象征退隐后的轻松与自由。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孟光禄晚年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财富可能不如从前,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乐趣,这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与自豪。“疏傅”和“香山”分别指汉代的疏广和唐代的白居易,他们都是以退隐后的生活著称的人物,此处借以赞扬孟光禄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描绘了孟光禄与邻居共享简单而温馨的农家生活,靠近水源,能够随时享用新鲜的鱼虾,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自然之乐。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中的“华胥梦”出自《列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梦境或理想社会,这里用来形容孟光禄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畏垒家”则是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孟光禄晚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了孟光禄在不同季节里享受的自然馈赠,无论是霜降后的橘子还是夏日里的瓜果,都充满了生活的甜美与喜悦。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联系起来,通过“乔木”与“落花”这两个意象,既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表达了对孟光禄晚年生活的高度评价,认为不必在意时代的变迁,只要能安享晚年,便是最大的幸福。整首诗通过对孟光禄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其生活的赞赏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简单、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