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扬帆赏析

扬帆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扬帆入白云,十里水痕分。
新旧潮相沓,阴晴日未曛。
芙蓉犹野服,麋鹿已人群。
行役虽非愿,人生亦贵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上行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扬帆入白云”,开篇即以“扬帆”这一动态场景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无垠的水域之中,而“入白云”则赋予了画面以缥缈神秘之感,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十里水痕分”一句,通过“水痕”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粼粼,也暗示了行舟所留下的痕迹,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时间感。

“新旧潮相沓,阴晴日未曛”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江面的动态变化和时间的流转。新潮与旧潮的交替,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而“日未曛”则暗示了时间尚早,天空尚未完全被夕阳染红,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希望。

“芙蓉犹野服,麋鹿已人群”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芙蓉”与“麋鹿”的意象,前者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后者则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繁盛与变迁。这两句不仅对比鲜明,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在文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行役虽非愿,人生亦贵勤”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与思考。尽管行舟是出于不得不然,而非个人意愿,但生活中的努力与勤奋却是每个人都应追求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