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初夏口占(其一)赏析

初夏口占(其一)

明 · 李云龙
多难频仍漫自伤,兵戈从古致凶荒。
此身本合填沟壑,不见前贤卧首阳。

鉴赏

这首诗《初夏口占(其一)》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多难频仍漫自伤”,开篇即点出社会动荡频繁,人民饱受苦难,诗人内心满是忧伤之情。这里的“多难”不仅指自然灾祸,更包含了战乱、饥荒等社会灾难,而“频仍”则强调了这些苦难发生的频繁性。“漫自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多难的社会现实,内心虽感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的情绪。

次句“兵戈从古致凶荒”,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与灾难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古以来,战争就是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这里“从古”二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暗示了战争与灾难在历史上反复上演,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后两句“此身本合填沟壑,不见前贤卧首阳”,诗人以一种超脱而又悲愤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与不满。第一句“此身本合填沟壑”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本应如同前人一样,在苦难中消逝,隐含着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极度失望。第二句“不见前贤卧首阳”则借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强烈批判。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尊严的深切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动荡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悲剧的深刻洞察与强烈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对人性、道德以及理想社会的深刻探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