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父子本天性,至恩无比伦。
矧公之尊府,子舍公一身。
料从少小来,迨兹壮有室。
未尝越旬月,远去慈亲膝。
借问今何之,千里具行装。
答言为道艺,愤悱趋上庠。
有客前献言,惟道若大路。
驾子天神明,贤圣在举步。
幽堂列坟典,周孔以为师。
学成名亦遂,且不离庭闱。
答云子言善,在予非不知。
父母生我身,劬劳靡不为。
垂髫俾之学,外不与毫丝。
乃今有室家,儿女发已束。
分寸无所立,何以酬顾复。
如彼甲与乙,名高髦俊科。
又若丙与丁,禄位今嵯峨。
是皆予亲友,予独无所就。
是以不宁居,忙於贾求售。
昔者三千徙。
负笈洙泗滨。
孟轲远游学,母老仍家贫。
尚晨昏侍,以就德业新。
盖以慈爱心,惟期已成达。
男子四方志,安能恋房闼。
客前贺日都,事固无必非。
子志乃如此,顾予安得知。
在家事多夺,远大非可必。
大孝在显亲,为子解羁馽。
日月如逝波,无方可维絷。
陶侃惜分阴,仲尼犹不及。
自古力道业,寸晷垂琳璆。
子今道所出,处处足浇浮。
阳和达京辇,士女方春游。
百宝妆楼台,歌喉珠宛转。
恼乱巧迎逢,偏能伺方便。
平生足持守,到此总不见。
又有非辈流,频频甚莺斯。
顾盼借颜色,谈笑怀奸欺。
从容樽酒间,留连棋局上。
英豪俊杰心,鲜不由此放。
子今志者大,思虑宜蚤正。
慎子之朋侪,力与光阴竞。
由此期显亲,昊天其斯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侠的《送陈守仁入太学》,诗中表达了对陈守仁孝顺父母、追求学业的决心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诗的开头强调了父子亲情的深厚,指出陈守仁为了求学,舍弃了陪伴父母的时间。接着,诗人通过比较陈守仁与其他成功人士,赞扬他的志向高远,并提醒他要谨慎交友,把握时间,以实现显扬父母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母亲担忧儿子远离,孟母为了让儿子求学而忍受贫困的例子,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成长的期待。诗人还引用了陶侃珍惜光阴和孔子的教导,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最后,诗人鼓励陈守仁坚定志向,与时间赛跑,以期达到显亲的大孝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有对亲情的深情,又有对友情的告诫,展现了诗人对青年才俊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