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武夷行寄刘侍郎赏析

武夷行寄刘侍郎

宋 · 郭祥正
平生爱仙山,最闻武夷好。
千峰巑岏月倒挂,万木阴森春不老。
群仙浮舟出寥廓,未济明河半空泊。
世人可见不可攀,静夜天风吹宝乐。
须信仙家日月长,尘埃下土空茫茫。
贤愚得失竟何益,坐十绿发催秋霜。
人感感悟有谁早,丈人寻真归故乡。
故乡宅在武夷址,山势回环碧城起。
仙棋一局一番春,几见桃花满流水。
他年功成趋帝阙,醉唤常娥拥明月。
照开三十六洞天,玉树瑶花恣攀折。
丈人之乐其无央,我今欲往亲在堂。
侧身南望未能到,耿耿寸心思梦长。

鉴赏

这首诗《武夷行寄刘侍郎》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武夷山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对仙山的热爱,特别是对武夷山的赞誉。接着,诗人以“千峰巑岏月倒挂,万木阴森春不老”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月光倒映其中,树木茂密,四季常青。随后,诗人借群仙乘舟出世的场景,表达了对仙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尘世的局限性。诗中“世人可见不可攀,静夜天风吹宝乐”一句,既表达了对仙界难以触及的感慨,也暗示了只有在静谧的夜晚,才能感受到仙界的美妙。

接下来,“须信仙家日月长,尘埃下土空茫茫”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仙界的永恒与尘世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贤愚得失竟何益,坐十绿发催秋霜”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无论贤愚,最终都会面对时间的无情流逝。

“人感感悟有谁早,丈人寻真归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寻找真理与回归本真的渴望。诗中的“丈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种象征,回归故乡,意味着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归属。

最后,“故乡宅在武夷址,山势回环碧城起。仙棋一局一番春,几见桃花满流水”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与神秘,仿佛是人间仙境。而“他年功成趋帝阙,醉唤常娥拥明月。照开三十六洞天,玉树瑶花恣攀折”则是对未来的憧憬,想象着功成名就后,能够与仙女共舞明月,畅游仙境。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