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答槐庭寄怀之作二首(其一)赏析

次韵答槐庭寄怀之作二首(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云树相望三载馀,幅巾就我竹林居。
山中供客无兼味,别后传情有尺书。
扫地虻空微雨夕,啼春莺老绿阴初。
一樽何日还同把,惆怅松轩月影虚。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友人槐庭寄来的怀旧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三年后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云树相望三载馀”,描绘了两人虽然分隔两地,但心系彼此,如同云端的树木遥遥相望,时间跨度长达三年。接着,“幅巾就我竹林居”写友人简朴来访,仿佛回到了诗人隐居的竹林小屋,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自然的宁静。

“山中供客无兼味,别后传情有尺书”两句,描述了山居生活的简朴,没有丰盛的菜肴,但通过书信传递情感,显得尤为珍贵。尺书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弥补了空间的隔阂。

“扫地虻空微雨夕,啼春莺老绿阴初”描绘了山间傍晚的景象,扫地时只有微雨相伴,春莺的啼鸣也因岁月流转而略显苍老,寓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一樽何日还同把,惆怅松轩月影虚”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盼,何时能再次共饮,共享月下松轩的美好时光,然而此刻只能独自惆怅,月色虚幻,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相聚的渴望,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