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首(其五)
其源各异出,其末乃同趋。
清浊既以混,终然成合污。
人生实异此,禀性同厥初。
所习日益远,竟尔分贤愚。
安得泾渭水,清浊永相殊。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长安杂诗十首》之五,通过对渭水和泾水的描绘,寓言人生和社会现象。渭水清澈,泾水混浊,它们源头不同,但最终汇合一处。诗人借此比喻人的本性原本相同,如同渭水和泾水的初始状态,但受到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品质变得差异悬殊,贤愚自分。诗人感叹,若能保持最初的纯净或浑浊,就像泾渭分明,那该多好。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王祎诗歌的道德教化倾向。
词语解释
禀性的意思:[释义](名)本性。 [构成]偏正式:禀(性...
成合的意思:(1).成全,撮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这一门亲事,全在你成合。”(2).成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多去劝着父亲,媳妇们已自与那婆娘説通了,一讲一个肯,摆个家筵席儿,欢欢喜喜,大家吃了几杯,两口儿成合了。”...
既以的意思:(1).既然已经。《荀子·富国》:“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 汉 贾谊 《鵩鸟赋》序:“ 谊 既以謫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 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惟我先府君之卒,不肖孤既以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奉柩与先妣 林夫人 合塟於 深湾 童施山 之原,復惧盛德未纪,无以明示来世,疾首痛心,以日以夜。”(2).既然因为。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
竟尔的意思:犹竟然。 邹韬奋 《枪口馀生》引读者来信:“此番经过 东三省 ,竟尔把这种信条推翻了。”...
泾渭的意思:(1).指 泾水 和 渭水 。《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南带 涇 渭 。”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涇 渭 扬浊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择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唐 杜甫 《骢马行》:“昼洗须腾 涇 渭 深,夕趋可刷 幽 并 夜。”(2).古人谓 泾 浊 渭 清(实为 泾 ...
泾水的意思:渭河 的支流,在 陕西省 中部。也称 泾河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五十五里,曰 涇谷之山 , 涇水 出焉,东南流注于 渭 。”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渠》:“ 涇水 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稷黍。” 唐 杜甫 《北征》诗:“ 邠 郊入地底, 涇水 中荡潏。”《资治通鉴·秦始皇帝元年》:“ 韩 欲疲 秦 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为间於 秦 ,凿 涇水 自 仲山 为渠,并北山,东注 洛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诗泾见谓浊申笺义》:“七月啟 涇 口,引 涇水 灌地,则春、秋、冬...
泥淤的意思:淤泥;烂泥浆。《宋史·汪纲传》:“乃开浚八千餘丈,復创牐江口,使泥淤弗得入,河水不得洩,於涂则尽甃以达城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进旅店,鞋袜已为泥淤湿透,索火烘之。”...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日益的意思:[释义](副)一天比一天(表示程度加深或水平提高)。 [构成]偏正式:日〔益 [例句]生活日益改善。(作状语)...
异出的意思:(1).怪异的表现。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是以重阴雷电,非异出也;天地日月,非殊物也。”(2).指同父异母所生。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兄弟三人虽异出,年相差,至相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