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其二)
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
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
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谟所作,名为《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首联“綵笔何人动藻旒,南郊仪礼若为优”以“綵笔”比喻文采斐然的诗文,以“藻旒”象征华丽的服饰,描绘出文人墨客在南郊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赞美。同时,“若为优”的疑问,也暗含了对当前礼仪是否得当的反思。
颔联“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运用了“风云会”和“烟海浮”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前者形容人才汇聚、思想碰撞的时代景象,后者则描绘了浩瀚的历史文献如同烟海般深不可测,强调了知识的丰富与历史的深远。
颈联“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思考。“璧水育材”比喻在知识与文化的滋养下,人才得以成长,“妙选”强调了选拔人才的精挑细选;“钟山应制”则暗示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非凡意义,非同寻常。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尾联“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以“德星聚处”象征人才聚集之地,表达了对人才荟萃的期待与向往。同时,通过引用“陈太丘”,即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陈群,进一步强调了品德与学问并重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别有风流陈太丘”,既是对陈群的赞誉,也是对理想中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不仅才华横溢,更具有高尚的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人才选拔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词语解释
璧水的意思:(1).指太学。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璧水道庠序之风, 石渠 啟珪璋之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学校》:“古者天子有学,谓之‘成均’,又谓之‘上庠’,亦谓之‘璧水’,所以养育作成天下之士类,非州县学比也。”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启媒》:“昔年璧水壮遨游,学冠同流。”(2).泛指读书讲学之处。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如 亮 者才不逮於中人,学未臻於上达。十年璧水,一几明牕。”(3).砚名。以砚圆如璧,外环以水,故名。《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宫砚》:“内府藏砚甚伙, 乾隆...
德星的意思:(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史记·孝武本纪》:“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 汉 家封禪,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贞 索隐:“今按:此纪唯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四:“ 陈仲弓 从诸子姪造 荀季和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北史·韦敻传》:“ 弘正 乃赠诗曰:‘德...
鼎鼎的意思:[释义](形)盛大。唐代~大名的诗人是李白。(作定语)...
凡流的意思:平凡之人;庸俗之辈。《晋书·刘颂传》:“臣以期运,幸遇无讳之朝。虽尝抗疏陈辞,氾论政体,犹未悉所见,指言得失,徒荷恩宠,不异凡流。” 唐 元稹 《祭亡友文》:“泥濜珠玉,粪土名位;瞪目凡流,倾心俊异。” 明 杨慎 《伏枕行赠严应阶》诗:“ 严夫子 交谊非凡流,往时倾盖今白头。”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 三阳县 张俊 ,英伟不羣,武艺出众,颇非凡流。”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汤东谷语》:“山珍海错,名茶法酒,物物皆备,庶不为凡流俗士。”...
风云的意思:【词语】风云【繁体】風雲【拼音】fēnɡ yún【词语解释】①风和云:天有不测风云。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风云突变。 ...
风流的意思:◎ 风流 fēngliú(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3) [dissolute;loose]∶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 [romantic]∶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5) [custom and culture]∶风俗...
郊仪的意思:皇帝郊祭的仪仗。 宋 欧阳修 《翠旌诗》:“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茫茫的意思:[释义](形)没有边际看不清楚(多形容水)。 [构成]重叠式 [例句]茫茫大海。(作定语)前途茫茫。(作谓语)...
妙选的意思:(1).精选。《汉书·刘辅传》:“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 唐 元稹 《沉传师授中书舍人制》:“妙选侍臣,实司耳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妙选良家子女,充实掖庭。”(2).指中选的精品或出色的人物。 汉 刘向 《列女传·晋弓工女》:“其干生於 太山 之阿,一日三覩阴,三覩阳,傅以 燕 牛之角,缠以 荆 麋之筋,糊以 阿 鱼之胶,此四者,皆天下之妙选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若中朝之 华嶠 、 陈寿 、 陆机 ……斯并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选也。”《花月痕》第七回:“昨者躬逢良...
明时的意思:(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南郊的意思:(1).都邑南面的地区。《书·甘誓》:“ 启 与 有扈 战于 甘 之野。” 孔颖达 疏引 汉 马融 云:“ 甘 , 有扈 南郊地名。” 唐 李庾 《西都赋》:“ 隋苑 广袤,罝笼 南山 ,占地万顷,不为人间, 齐门 失耕,禽游兽闲,代谢物移,繚垣不完。此南郊之事也。”(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礼记·月令》:“﹝孟夏之月﹞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明史·英宗后记》:“五年春正...
若为的意思:(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
星聚的意思:(1).谓行星聚于某宿。《史记·高祖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龙变星聚,蛇分径空。”按,此指 汉 高祖 入 关 ,五星聚东井。(2).犹会聚。 徐开垒 《竞赛》:“﹝我﹞又回到这个朋友星聚的地方。”...
烟海的意思:◎ 烟海 yānhǎi(1) [be huge voluminous as a vast sea of fog]∶烟雾弥漫的大海——用于比喻。如:浩如烟海(2) [fog]∶思想的混乱、变化不定或模糊的状态。如:如堕烟海...
仪礼的意思:礼仪,礼节。《史记·孝武本纪》:“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南史·儒林传·沉文阿》:“寻领步兵校尉,兼掌仪礼。”《隋书·礼仪志一》:“ 秦氏 以战胜之威,并吞九国,尽收其仪礼,归之 咸阳 。”...
应制的意思:应对控制或限制。...
育材的意思:见“ 育才 ”。...
云会的意思:云集,聚集。《史记·陈涉世家褚少孙论》:“天下云会响应。”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观者填城溢郭,士女云会。”《旧唐书·儒学传序》:“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宋史·乐志十六》:“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懽迎。”...
载籍的意思:◎ 载籍 zǎijí[books] 书籍,常用以形容人学识广博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
钟山的意思:(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
风云会的意思:(1).风云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选·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刘良 注:“蔼蔼盛貌,佳人繁多,若风云之会。”(2).指君臣际会。亦泛指际遇。 汉 王粲 《杂诗》之四:“遭遇风云会,託身鸞凤间。” 唐 杜甫 《洗兵马》诗:“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清 李渔 《怜香伴·谄笑》:“河润莫教迟,枯鱼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风云会,那时节烧尾难忘此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