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闲居八首(其七)
宋 · 陆游
水边茆屋两三间,野叟幽人日往还。
两卷硬黄书老子,数峰破墨画庐山。
功名会上元须福,生死津头正要顽。
试说龟堂得力处,向来何啻半生闲。
两卷硬黄书老子,数峰破墨画庐山。
功名会上元须福,生死津头正要顽。
试说龟堂得力处,向来何啻半生闲。
注释
茆屋:简陋的小屋。野叟:乡村老人。
幽人:隐士。
日往还:每日来往。
硬黄书:泛黄古籍。
老子:《道德经》作者老子。
破墨画:用墨线勾勒的画法。
会上元:追求功名的道路。
须福:需要福气。
津头:渡口。
正要顽:正需坚韧。
龟堂:隐居的地方。
得力处:真正的价值。
何啻:岂止。
半生闲:半生的悠闲。
翻译
河边有两三间简陋的小屋,老翁隐士每日来往其间。屋内摆放着两卷泛黄的老子经书,窗外则是几座山峰如墨迹般勾勒的庐山画面。
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福气是必不可少的,面对生死的渡口,坚韧不拔最为重要。
试问龟堂(隐居之处)的真正力量在哪里?原来这里的生活让人心安,仿佛半生都悠闲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隐居生活画面。诗人居住在水边的茅屋里,与世无争的野老和隐士每日在此来往,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的日常读物是《老子》这样的经典书籍,而窗外则是庐山般的水墨画卷,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淡泊与自然的契合。
诗中提到“功名会上元须福”,暗指追求世俗功名需要福气,而诗人选择的是远离尘嚣,享受清闲。在生死的渡口,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坚韧与超脱。最后,诗人以“龟堂得力处”来表达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认为这样的生活比忙碌一生还要自在得多。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