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月月食不见赏析

十月月食不见

明 · 李梦阳
频食天应苦,当宵地故阴。
悲生十月雨,狂阻万方心。
武廨香灯聚,霜林鼓角沉。
复光何处满,愿逐翠华临。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十月月食不见》描绘了月食时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首句“频食天应苦”表达了对天象变化的忧虑,似乎认为月食频繁是上天在示警或受苦的表现。接着,“当宵地故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阴暗氛围。

“悲生十月雨”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悲情相连,暗示了月食带来的哀伤情绪,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于季节转换和天象异变的敏感。后两句“狂阻万方心”则揭示了月食引发的社会心理波动,人们因无法见到明亮的月亮而感到迷茫和不安。

“武廨香灯聚”描绘了官署内人们聚集,点燃香火祈福的场景,反映出人们对月食的敬畏和祈求平安。而“霜林鼓角沉”则通过沉闷的鼓角声,传达出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气氛。

最后两句“复光何处满,愿逐翠华临”表达了诗人期盼月食结束后,明亮的月光再次普照大地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君王圣明的期待,希望月光能象征着皇权的光辉降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食为引,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