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七)
宋 · 释道宁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
少室真规,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少室真规,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宁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灵山标榜,五指舒光”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灵山和如来佛的手势,象征佛法的智慧之光普照世间。接着,“少室真规,断肱立雪”描绘了少林寺的禅修传统,以断臂求法的苦行精神强调修行的决心。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暗指在世俗中寻找真谛,禅师们的足迹依然可见,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体验的精神。“杓柄舀来,象骨家风尚在”进一步强调佛法的传承,如象骨杖般的教诲深入人心。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意味着佛法的深奥教义得以广泛传播,树立起信仰的旗帜。“全藉高人,方能巨济”则赞扬高僧大德对于佛法宏扬的重要作用,他们是渡人至彼岸的关键。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表达了佛法无边,众生皆可入道,如同一家人般共享同一真理。“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形象地说明无论外相如何,面对佛法都应谦恭。
最后两句“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以须弥山和白藕峰比喻佛法的崇高境界,超越凡俗,暗示修行者只有登高望远,才能领悟到佛法的至高无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传达了禅宗对修行、智慧和佛法传播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