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塘贻林丹岩古风时丹岩馆郊外
馆餐未有适,义图以助之。
渠渠推毂心,终莫副所思。
遇合各有缘,天只非人为。
裴回明月枝,乃在海一涯。
一字以拔人,我惭蔡子尼。
遂使文字交,远迈为人师。
骚坛不可即,比兴安所施。
唱酬怀旧章,绚若辞藻摛。
细玩二君咏,形神坐欲驰。
踪迹有聚散,情意无盈亏。
非晚即簪盍,宁久成诀离。
停云思亲友,且和渊明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丹岩:红色岩石。良士:贤良之人。
南塘:古代池塘。
当时:昔日繁华。
馆餐:馆中饮食。
适:满意。
义图:正义的图景。
助之:辅助完善。
渠渠:形容热心。
推毂心:推举之心。
副所思:满足心中期望。
遇合:相遇缘分。
天只:天意。
裴回:徘徊。
海一涯:海边遥远之地。
一字:一字句。
拔人:触动人心。
蔡子尼:蔡邕,东汉文学家。
人师:师长。
骚坛:诗词论坛。
比兴:比喻象征。
唱酬:互相吟诗酬答。
绚若:华丽如。
形神:身心。
驰:飞驰。
盈亏:增减,变化。
簪盍:聚会。
诀离:分离。
停云:陶渊明诗篇名。
渊明:陶渊明。
翻译
如今丹岩中有贤良之士,南塘古时也曾繁盛一时。馆中的餐食尚未尽如人意,正义的图画来助其完善。
他满含推举之心,但始终无法满足心中的期望。
相遇与结合皆有定数,天意而非人力可左右。
他在明亮的月光下徘徊,身处遥远的海边。
一字一句能触动人心,我自愧不如蔡邕的才情。
这使得文字交往超越常人,我成为他们的师长。
诗词论坛难以触及,比喻象征难以施展。
吟诵旧作以怀念故人,辞藻华丽如锦。
细细品味两位诗人的作品,仿佛身心都要随之飞驰。
虽然聚散不定,但情谊深厚不会减少。
不是晚年就是聚会,岂能长久分离。
我在停云中思念亲朋好友,暂且以陶渊明的诗回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和南塘贻林丹岩古风时丹岩馆郊外》。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丹岩今良士,南塘古当时。" 开篇即描绘出丹岩之所以称道,是因为有贤能之士,而南塘则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将现实与过去进行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人物和场所的深刻感悟。
"馆餐未有适,义图以助之。" 这两句表明在某个馆舍中,饮食不甚丰盛,但出于义气,想要帮助他人,这反映了作者重视情谊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渠渠推毂心,终莫副所思。遇合各有缘,天只非人为。" 这四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沉情感,以及对命运的认同,每个相遇都有其因缘,这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裴回明月枝,乃在海一涯。" 这两句诗中提到“裴回”,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而“明月枝”则象征着高洁和明亮,“海一涯”则是遥远的距离,意味着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不减情谊。
"一字以拔人,我惭蔡子尼。遂使文字交,远迈为人师。"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重视和自豪,一字之转能影响世人,这份能力让作者感到自惭形秽,同时也表明了通过文学交流能够成为人们的老师,即便是遥远的未来。
"骚坛不可即,比兴安所施。唱酬怀旧章,绚若辞藻摛。" 这四句中,“骚坛”指的是古代诗人屈原和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文学巨著已经成为不朽的经典,难以企及。而“比兴”则是借助事物的特征来表达情感或思想,通过这种艺术手法来抒发怀旧之情。
"细玩二君咏,形神坐欲驰。踪迹有聚散,情意无盈亏。非晚即簪盍,宁久成诀离。停云思亲友,且和渊明诗。" 结尾部分,诗人细细玩味二位君子的赞美之词,这种精神状态让人仿佛坐骑欲行,充满了动力与活力。虽然人们的足迹有聚集也有分散,但情感和意愿却永远不会亏损。即便不是晚年,也要将友情像簪子一样紧紧抓住,最终能够长久地保持这份离别之诀。最后,诗人在停下云思的同时,怀念着亲朋好友,并且和着渊明的诗歌。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底,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一种情谊与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古今之比较,对人生聚散之感慨,以及对文字力量之颂扬,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友情、历史和文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