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和聂公自寿新章
怀璧楚人应有罪,求仙秦帝总成空。
朱三本是无行汉,冯道方称不倒翁。
参透天魔五蕴舞,瞿昙修得六神通。
词语解释
白帽的意思:(1).即白纱帽。《宋书·明帝纪》:“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备羽仪。”参见“ 白纱帽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正伸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及薨, 四川 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车裂而 秦 人不怜, 武侯 则巷祭路哭,白帽成俗。”(4).指 回 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清...
鞭牛的意思:旧俗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谓之“鞭牛”。 唐 元稹 《生春》诗之七:“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立春》:“前一日, 临安府 造进大春牛,设之 福寧殿 庭。及驾临幸,内宫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 清 顾禄 《清嘉录·正月·打春》:“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农民竞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里胥以春毬相餽貽,预兆丰稔。”参见“ 鞭春 ”。...
不倒的意思:不停止;不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閒了一个绣牀。”《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监生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参透的意思:◎ 参透 cāntòu[see through] 彻底领悟;识破;看透参透个中玄妙参透诡计...
道方的意思:规律;法则。 唐 郭行则 《对矜射判》:“ 少翁 不伏,雅叶道方; 张迴 非优,谓符彝典。”...
怀璧的意思:《左传·桓公十年》:“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唐 李华 《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 清 姚鼐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辽东的意思:◎ 辽东 Liáodōng[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六神的意思:(1).六宗之神。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五帝舞而再属兮,六神歌而代周。”(2).古以人之心、肺、肝、肾、脾、胆,各有其神主宰,称为六神。 汉 张衡 《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復。”《云笈七籤》卷三二:“凡人卧头边,勿安火鑪,令六神不安。”参阅《黄庭内景经·心神》。...
牛马的意思:◎ 牛马 niúmǎ[oxen and horses-beasts of burden] 比喻做苦工的人...
求仙的意思:◎ 求仙 qiúxiān(1) [seek gods]∶求访仙人或仙方求仙问卜(2) [pray to gods for blessing]∶祝求神仙...
瞿昙的意思:(1). 释迦牟尼 的姓。一译 乔答摩 (Gautama)。亦作佛的代称。 宋 陆游 《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 瞿曇 问宿因。”《辽史·礼志六》:“ 悉达太子 者,西域 净梵王 子,姓 瞿曇 氏,名 释迦牟尼 。以其觉性,称之曰‘佛’。”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这花呵,不学他 瞿曇 对 迦叶 糊涂笑捻,谩劳他诸天女访 维摩 撒漫飞旋。”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但是, 瞿昙 (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2).借指和尚。 明 张煌...
三本的意思:(1).三个根本。礼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师。《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明主贤君必於其信,是故肃慎三本。” 凌曙 注引《大戴礼》:“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祀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2).三个根本。治国之三本。指德、功、能。《管子·立政》:“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3).古时内府藏书,图籍各备正本、副本、贮本,合称三本。《北史·刑邵传》:...
神通的意思:[释义](名)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构成]偏正式:神〔通 [例句]神通广大。(作主语)...
天魔的意思:(1).佛教语。天子魔之略称。为欲界第六天主。常为修道设置障碍。《楞严经》卷九:“或汝阴魔,或復天魔。”《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邪见外道,天魔 波旬 ,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经无符,则天魔害人。”(3).泛指魔鬼。 章炳麟 《无神论》:“恶性既起,故不得不归咎於天魔。”(4).乐舞名。 元 张昱 《辇下曲》诗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此指为天魔舞伴奏的乐曲。参见“ 天魔舞 ”。...
五蕴的意思:◎ 五蕴 wǔyùn[skandhas] 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
无行的意思:[释义](形)〈书〉指没有善行,品行不好。 [构成]动宾式:无|行 [例句]此人无德无行。(作谓语)[同音]无形...
应有的意思:(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有罪的意思:(1).有犯法的行为。亦指有犯法行为的人。《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国语·晋语七》:“臣闻 絳 之志,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其将来辞。”《汉书·宣帝纪》:“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 唐 虞 犹不能化天下。”(2).有过错。 古华 《芙蓉镇》第一章五:“ 桂桂 心里好反悔,把自己的女人惹哭了,有罪。”(3).表示失敬陪礼之辞。《快心编二集》第九回:“昨日有罪极了,又累 白老爹 走了两遭,叫老婢置身无地。”...
执鞭的意思:◎ 执鞭 zhíbiān(1) [hold the whip]∶手拿鞭子(2) [act as a coach driver for someone]∶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执鞭随镫(3) [teach]∶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朱三的意思:五代 后梁 太祖 朱温 排行第三,故称。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后村 诗谓:‘未必 朱三 能跋扈,祗因 郑五 欠经纶。’” 清 钱谦益 《徐州建保我亭记》:“登斯亭也,西北望 芒 碭 , 刘季 、 朱三 之枌榆犹在也。”...
总成的意思:◎ 总成 zǒngchéng(1) [help sb.to accomplish sth.;complete;accomplish;do a stroke of business]∶成全;作成(多见于早期白话) 总成我这桩美事(2) 也作“总承”(3) [assembly]∶把零部件最后组装成成品...
不倒翁的意思:不倒翁...
六神通的意思: 拼音:liù shén tōng简介六神通梵语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