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范信中雪诗二首(其二)赏析

和范信中雪诗二首(其二)

宋 · 苏过
君家寓城市,乃有山林观。
高高复下下,卜筑殊未阑。
昨夜三尺雪,闭门学袁安。
且欣麦陇足,未怕红梅残。
谁怜属国苏,取毡卧自餐。
欲寻鸟道往,反畏屐齿难。
凛凛溪边竹,倚空争岁寒。
俨如十九夫,玉山方总干。
悲风动骚屑,伴我长铗弹。
布衾冷如水,敢效无鱼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过在雪夜中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城市的静谧与山林的清幽,通过“高高复下下,卜筑殊未阑”描绘了居住环境的巧妙布局,暗示了主人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

“昨夜三尺雪,闭门学袁安”一句,借用了汉代名士袁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大雪的宁静与淡泊。接着,“且欣麦陇足,未怕红梅残”则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季节更替的从容态度。

“谁怜属国苏,取毡卧自餐”一句,以苏武自比,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欲寻鸟道往,反畏屐齿难”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向往自由与自然,又担心现实的束缚。

最后,“凛凛溪边竹,倚空争岁寒”描绘了竹子在严冬中坚韧不拔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坚守的品格。“俨如十九夫,玉山方总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毅之美。“悲风动骚屑,伴我长铗弹”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布衾冷如水,敢效无鱼叹”则以生活细节收尾,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对物质匮乏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品格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