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隋末唐初 · 李百药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鸣笳:吹响笳声。望苑:皇家园林。
飞盖:华丽的车盖。
芝田:传说中的仙人芝田。
浮落照:水面反射的落日光芒。
霞彩:晚霞。
轻烟:淡淡的云雾。
柳色:柳树的新绿。
三月:春季。
梅花:早春开花的梅花。
隔二年:罕见或每隔一年才开放。
日斜:夕阳西下。
归骑:归来的马匹。
馀兴:剩余的兴致。
满山川:充满整个山水之间。
翻译
吹响笳声离开皇家园林,华盖飘摇降落在芝田。水面波光映照着落日余晖,彩霞轻柔如淡淡烟雾。
三月的柳色迎接春天的到来,梅花却要隔了两年才见。
夕阳西下,归来的马蹄声在山川间回荡,兴致盎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出游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情趣。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这两句开篇便以鲜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诗人眼中的景象。"鸣笳"指的是军中用来调遣的号角,但在这里被巧妙地转化为自然界的声音,与春日和煦的阳光相呼应,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望苑"与"芝田"则是古代对美好景致的称谓,这里象征着诗人所到之处是一片充满仙草灵芝的神秘之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这两句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描绘,加深了画面之美。水面的波光与天空中流动的云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柔和而迷人的效果。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这里诗人通过对植物生长周期的细致观察,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春天的到来使得柳树呈现出鲜明的绿意,而梅花则在前一年的冬日中静静绽放,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最后两句捕捉到了日落时分的景象,诗人的马儿也开始活跃起来,预示着一天活动即将结束,但诗人的兴致却依旧浓厚,如同大自然中无尽的魅力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赞叹。